张铁兵在葡萄棚里观察、做笔记。崔佳栋摄
他,长得很黑,看起来很土,整天奔波在田间地头,像农民却又不是农民;他,脑子里有学问,做事情有思路,懂得很多种技术知识,像老师又不是老师。他,就是饶阳县林业技术推广站站长、河北省优秀林业科技特派员、河北省葡萄学会常务理事——张铁兵。
从一名小技术员“修炼”成了“土专家”
1993年,张铁兵从衡水农业学校林果专业毕业,被分配到饶阳县大尹村镇从事林业技术推广,2011年由于技术出色,他调任林业技术站站长。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饶阳县开始探索设施果蔬种植。想起老师曾经提过,齐齐哈尔种植温室葡萄收益要比蔬菜高好几倍,张铁兵动了心思。他找到了当时的县科委主任岳书合。想法一提出,立马得到了岳书合的赞同。可建大棚的钱哪来?当时张铁兵每月工资112元,刚上班没多久,手里根本没有积蓄。最终,他给爹娘打了欠条,预支了准备结婚的1万元钱。
自费跑到郑州听了专家几节课,张铁兵开始了葡萄种植。每天早上根据葡萄长势,张铁兵把一天的注意事项写在纸上,托付给父母;晚上下班后第一件事就是先进棚看看。当时全省没有任何一个研究所研究棚室葡萄种植,几乎全靠自己摸索。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3年的时间,张铁兵的冷棚“红提”种植大获成功。可销路问题着实让他犯了难,几经波折在一位亲戚帮助下,靠着一箱箱零散运输,张铁兵的葡萄全部销往北京,当年收入2.7万元。2000年,在看到张铁兵的“红提”种植技术成熟后,尹村镇高村种植起几十亩冷棚葡萄。因为价格相对便宜,运输方便,当年的“红提”一上市就被客商抢购一空。2003年,饶阳在全县范围内开始推广棚室葡萄种植。
“红提”种植的成功,给了张铁兵巨大的信心。他先后引进了设施葡萄带叶休眠、化学破眠、水肥一体化等新技术成果11项,果树新品种20余种,为饶阳县林果生产、果品无公害标准化高效栽培、设施葡萄新品种引进以及种苗生产、推广示范、病虫综合防治、良种更新换代、果树结构调整做出了突出贡献。
“向老专家学,向书本学,还要向实践学。搞农业技术不能闭门造车,必须走到农户中间去。很多经验都是一点一点积累的,经验多了,啥问题都有解决的办法。”张铁兵凭着自己的一股钻劲儿,从一名小技术员“修炼”成了“土专家”。
张铁兵为种植户讲解葡萄种植技术。崔佳栋摄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20多年来,张铁兵推着他的自行车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在田间地垄。哪块地的土壤特性如何,需要如何用肥,哪家棚种的啥品种,什么时候上市,张铁兵都烂熟于心。从立架栽苗到葡萄上市,张铁兵平均每天要走五六个村,给各家各户的设施葡萄把脉问诊。
“我家种了40亩的克伦生,跟村里种的品种不一样。前些天我看着葡萄不太对劲,但是自己也不知道是什么毛病。我给张站长打了个电话,他立刻就过来了。是灰霉病前期,他让我们赶紧套了套,现在情况控制住了,真感谢这个‘老伙计’。”端午村的郑槐木谈起张铁兵心中满是感激。像这样的农户电话他每天要接几十个,最多的时候他曾一天接过179个。如果农户说不太清,张铁兵一定要亲自上门去看,唯恐耽搁:“不去不看不放心啊,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老百姓就指着这些葡萄过日子呢!”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谈起张铁兵,果农们满心的感谢溢于言表。在农户心里他更像亲人,有着一颗无私的心,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和他年龄相仿的农户都亲切地称他为“老伙计”。
“我是农村长大的,农村就是我的根”
“我是农村长大的,农村就是我的根。这人要离了根还咋活?我这人这辈子就跟土地分不开了。”张铁兵就是这样一个朴实的近乎有点呆的人。
东里满乡张各庄的种植户尚文报与张铁兵接触有四年了。2016年5月份,在尚文报的建议下,张各庄设施葡萄种植户建起了微信群,把张铁兵拉到了群里,网上指导大家种植葡萄。“说句实话,从开始种葡萄,村里换了三四个技术员。别人讲半天课,最终要落到卖化肥、卖农药上。可张老师没私心,从来不推销东西,而且他的技术好,随叫随到,俺们就认他。张各庄是全县最偏远的村,张老师来一趟不容易,干脆建个微信群,谁家有事了发个图片在群里交流,大家都受益。”尚文报解释道。微信群建起来没两天,群里种植户就达到了90来人。
谈起这“现代化”的技术指导,张铁兵的话还是那么“接地气”:“老百姓实在,你只要帮他们一点忙,他们就会念你一辈子的好。咱可能是举手之劳,但对老百姓来说就是天大的事!”
就是这样一位朴实、憨厚的农技站站长,他几乎每天都活跃在基层第一线。用自己的努力带动改变了家乡粮棉更替种植方式,用他的话讲:“这些葡萄就是大伙的希望。在这个岗位一天,我就得发挥一天的作用,肩负起这份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