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

群众得到真实惠 精准扶贫暖人心
——冀南新区驻魏县杨柴曲村扶贫工作队精准扶贫纪实

2018-06-11 09:59:42 作者:赵晓慧 来源: 长城网
分享:

扶贫微工厂。记者 赵晓慧 摄

  立足长远拔穷根

  输血不如造血,发展产业是实现稳定脱贫的治本之策。工作队在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容村貌的同时,始终坚持以增强造血能力为目的,大力发展致富产业。

  “我们最大的愿望,就是将来离开这里的时候,村里能够有自我发展的能力!”贾向东说。

  建设“扶贫微工厂”,让困难群众就地就业、脱贫增收。扶贫微工厂是县委、县政府探索实行的一条企业增效、集体创收、群众脱贫、产业发展的产业化扶贫路子,对带动贫困群众脱贫增收,壮大村集体经济具有重要作用。为实现村子的长远发展,工作队始终把建好用好扶贫微工厂作为头等大事,想方设法破解用地难题,建成了800平方米的微工厂。同时,积极牵线搭桥,吸引长期在外从事服装加工的成功人士返乡创业。据该村党支部书记杨俊廷介绍,扶贫微工厂的建成投用,带动村里40余人就业,吸纳贫困群众11人,人均增收1800余元,村集体年收入2.4万元。

  改变种养殖结构,在发展特色种养业上做文章。从杨柴曲村的实际情况入手,工作队坚持因户施策,宜养则养,宜种则种,最大程度助力贫困户脱贫增收。建成蔬菜大棚18个,由懂技术、有经验的村民负责统一经营管理,每个大棚年收入6000元,带动24户贫困户年均增收6000余元;组织成立魏县俊成养殖专业合作社,建成一个中型养猪场,吸纳35户贫困户入股,人均分红增收300元;培育壮大5家蛋鸡养殖场,平均规模达到1万只蛋鸡,日产鸡蛋6千余斤,日销售收入3万元以上,带动贫困户就业10人。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为继续增加到村子的“造血”功能,工作队已经与相关部门协调沟通,在“扶贫微工厂”建成投用的基础上,再新建一个“党建微工厂”,为村民脱贫和村集体经济壮大提供保障。同时,继续下大力改变种植结构,计划引进冀南新区花官营乡发展成熟的双孢菇种植技术,在村集体发展双孢菇种植,打造高端种植业,增加有效供给,促进村集体产业发展。

首页  上一页  [1]  [2]  [3] 

关键词:驻村工作队,精准脱贫,美丽乡村责任编辑:杨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