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碧霞将一生奉献给了弦板腔事业。记者杨小玲摄
1月16日,乾县2018年春节文艺晚会的舞台上,74岁高龄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弦板腔代表性传承人丁碧霞登台演出。她演出的新作《弦板摇滚大叫板》将古老弦板腔与现代摇滚巧妙融合,赋予了弦板腔崭新的时代魅力,观众掌声如潮。
7月15日,见到丁碧霞时,记者很难将眼前这个声音洪亮、神采奕奕的她与74岁的老人画上等号。16岁开始与弦板腔结缘,近60年来,丁碧霞见证了弦板腔的辉煌与沉寂,她说:“希望在我有生之年,能把弦板腔传承下去。”
弦板腔起源于东汉时期,由民间流传的隔帘说书发展而来,也是在皮影戏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和发展的。1957年,乾县率先把弦板腔搬上大戏舞台,以演员取代皮影,并在剧目、音乐、布景、服装等方面进行改革。1959年,乾县第一出弦板腔《槐荫媒》在西安演出,引起轰动。从此,乾县弦板腔享誉三秦。
志存高远
丁碧霞至今仍清晰记得,1960年,乾县文化艺术学校成立并招收首批学员,当时年仅16岁的她乐坏了,立刻报了名。她从小爱听戏,喜欢模仿台上的演员唱戏,成为一名戏曲演员是她梦寐以求的愿望。可当时的校长嫌她比别的学员大三四岁,并不是很想收她。她恳求校长给她3个月的考验期。
丁碧霞回忆说:“我起早贪黑,废寝忘食地苦练,真是什么都豁出去了,一门心思就想留下来。才1周时间,校长就告诉我被正式录取了。”原来,校长被这个看似柔弱,却特别能吃苦,学习能力又极强的学生所打动,提前结束了对她的考验期。
在这所学校的两年多时间里,她主攻小生、须生。在郝振安、马怀玉、陈文宇等弦板腔老艺人手把手地传授下,丁碧霞进步飞快,熟练掌握了弦板腔的吐字、发声、归韵等特点和规律,而且在表达方式上实现了秦腔和弦板腔的合理转换,这为她后来既能成功唱弦板腔,又能熟练唱秦腔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终成大器
1962年,丁碧霞迎来了人生的又一个重大转折,她被分配到乾县弦板腔剧团实习演出,得以与弦板腔名家王碧云、刘智民一起排练、同台演出。前辈们丰富的舞台经验和娴熟的表演技巧使她受益匪浅。她到剧团的第二年,剧团在西安演出新编历史剧《取桂阳》,她原本演刘备,却阴差阳错地成为主演,演桂阳太守赵范。为了能尽快融入角色,她走路、吃饭、上厕所都在练习,脚磨出水泡了、腿练肿了,她仍咬着牙坚持,演出最终大获成功,她由此成为剧团的主要演员。
不管是传统剧《十五贯》中的况钟、《紫金簪》中的夏昌、《白马血盟》中的刘章,还是现代戏《杨立贝》中的杨立贝、《穷人恨》中的刘老汉,丁碧霞所塑造的角色都逼真传神,深受观众的喜爱。“那真是乾县弦板腔最辉煌的年代啊,无论我们剧团到哪儿演出,人们都把舞台围得里三层外三层。”丁碧霞感慨地说。
后来,戏剧日渐衰落,传统剧目被禁演。“我们那时排演了弦板腔样板戏《白毛女》、秦腔样板戏《沙家浜》和《红灯记》等,虽然戏演得比以前少了,但还是很受群众的欢迎。”丁碧霞回忆道。
1977年,传统戏恢复了演出,丁碧霞主演的弦板腔《十五贯》一票难求,人们托人情、找关系才能买到票。她将才艺施展在舞台上,台下的观众掌声如潮,台上的丁碧霞热泪盈眶。她欣慰地发现,弦板腔依然有市场,自己依然被观众所喜爱。
进入20世纪90年代,乾县弦板腔曾一度名存实亡,青年演员大多改行下海,年龄大的演员难以支撑演出。
老骥伏枥
丁碧霞退休之后,仍然忘不了她所钟爱的戏曲事业,一直活跃在群众中间。她于1998年组建了弦板腔演出团,除了演出已有剧目外,还自费排演了《双官诰》《卖妙郎》等大型剧目。道具自己添、演员临时请……她以对弦板腔的热爱和要将其传承下去的坚定信念,带着演出团坚持下乡演出。
2006年,弦板腔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乾县恢复成立了弦板腔剧团,并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同年,丁碧霞被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她被聘请回剧团,主要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工作。“丁老师虽然年龄大了,做起事来却一点也不含糊,不论在钻研业务上,还是对学生的培养上,都尽职尽责。安排给她的事情,我们都很放心。”乾县弦板腔剧团团长付飞社说。
丁碧霞在培育新人,改编、移植新戏方面做了许多努力。无论是改编剧目《福寿图》《范紫东》,还是新创剧目《迟到的忏悔》,都凝结了她的心血。
弦板腔最辉煌的时候乾县弦板腔剧团有近百人,而且整个队伍都很年轻;现在只有50多人,且以中年人为主。这令丁碧霞忧心忡忡。丁碧霞有一个愿望,她希望弦板腔能够进入学生的课堂,同时开办一所弦板腔艺校,招收学生,以此解决传承人的问题。“在我有生之年,我会以工匠精神,将弦板腔原汁原味地传承下去。”74岁的丁碧霞认真而坚定地说。
记者手记
用创新为传统戏曲发展注入活力
传统戏曲日渐式微,出现生存困境,已是不争的事实。乾县弦板腔发展到今天,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资金短缺、观众流失、后继乏人等问题。所幸的是,乾县相关部门和戏曲工作者们为弦板腔的发展一直在进行着诸多努力:推出新创剧目,以及创新弦板腔表演方式等。任何一种优秀的传统文化,只有随着时代前进,不断创新和发展,才能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
在《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曾以中央文件的形式阐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工作,提出“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基本方针。因此,处理好传承和创新的关系是当前做好传统文化工作的重中之重。
传统戏曲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习惯和民族精神,其传承和发展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作为一个独立的艺术门类,传统戏曲有其独特的艺术规律,唱念做打、一招一式也都有一定的规范性,但是这并不等于对传统戏曲的传承我们只能墨守成规或生搬硬套。
传承传统戏曲不仅需要信心和勇气,更要注重方式、方法。传统戏曲的传承,既需要外部力量的支持,更重要的是自我创新。要在保持传统戏曲艺术独有魅力的基础上,在表演形式、表现手法、舞台布局等方面尽量增加一些现代元素,让传统戏曲通过创新走进现代生活,这样传统戏曲才有可能得到更多人尤其是年轻人的喜爱,也才会有更加长久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