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放假了也不放松 教师们的暑假都去哪儿了?

2018-08-27 16:37:24 作者: 来源: 中国青年报
分享:

  高职“青椒”的暑假去哪儿了?

  教师们每年的寒暑假都要引来一大拨人的“羡慕忌妒恨”。但事实上,很多教师“吐槽”假期甚至比平时更忙。这不禁让人好奇,教师们的暑假究竟在忙些什么?时间都去哪儿了?

  近日,记者通过问卷网对高职青年教师的暑期状态做了调查。2459位调查对象来自全国各地的高职院校,其中助教占19.68%,讲师占53.27%,副教授占22.77%,教授占4.27%。

  调查显示,80.68%的调查对象表示暑假忙于学习,64.74%忙于备课,47.3%忙于科研,44.81%忙于企业调研和实践,另有小部分调查对象表示奔波于学术会议(16.75%)和兼职(8.62%)。

  总体来讲,近半数的调查对象表示学习、备课、科研等事项安排占据暑假三分之二以上,其中8.82%的调查对象表示占据了整个暑假。虽然放假了,但教师们也并不放松。

  暑期“重头戏”:为新学期充电

  调查显示,“学习”“备课”是高职青年教师暑期间的“重头戏”。

  在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做过一项研究显示:进入新世纪后,许多学科的知识更新周期已缩短至2~3年。这对教师这一岗位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对此,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团委书记张毓威深有感触,“现在的学生跟我们那个时候的学生有很大不同。他们不太喜欢课本上固有的知识,喜欢课本之外的延展内容,喜欢活生生的生活,尤其是职业院校的学生。”

  数据显示,在暑假忙于备课的调查对象中,约37.75%的人表示是因为“现在的课程更新快,比以往的挑战更大”,30.09%的人表示是为了“对课程精益求精,想呈现最佳效果”。

  在张毓威看来,教师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更新上课的论据,这样才能让学生上课时有更多获得感,作为一个青年教师才会有成就感。”所以这个暑假,张毓威分外忙,除了对接学校的社会实践工作和进行教师培训,学习和备课哪个都不能耽误,此外,他还想继续考博提升自己。

  至于学什么、怎么学,调查显示,43.75%的调查对象学习本专业的内容,47.73%的调查对象学习与本专业相关的其他领域的内容。在对学习方法的调查中,81.35%的调查对象采用“自学”,11.29%采用报学习班的形式。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王安东指出,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处在一个不断“倒知识”的过程,寒暑假无疑为自我提升提供了很好的时机,老师们在寒暑假可以不断“装进新知识、新技术”,以便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

  每次开学,张毓威站在学生面前都会感觉自己“更加有底气”。对他来说,寒暑假给予了重温专业知识、重新理清知识体系的机会,“就像把我这块干涸的海绵又重新扔回知识的海洋里。”

  调查显示,94.59%的调查对象表示暑假有收获,其中34.77%的调查对象表示“有显著收获”。55.39%的调查对象对暑假学术素养的提升情况表示满意,62.42%的调查对象对暑假知识积累情况表示满意。

  暑假成潜心科研的“黄金时间”

  调查显示,47.3%的调查对象表示暑假期间忙于科研。对此,38.18%的调查对象表示“平时没有时间”,36.54%的调查对象是为“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岳东海则属于前者。他所在的学校平均每人每年450节课,平均每周12节课,“几乎没有时间做科研,只能利用暑假的空余时间”。

  从8月13日开始,岳东海和学生们就前往南京参加“大学生挑战杯”比赛。此前1个月,他和5位学生就选择暑期留校为最终冲刺阶段做准备。在指导学生调试设备的同时,岳东海也在挖掘此次科研项目背后的诸多细节,以提炼出科研方面的专利和论文。

  为比赛与科研齐头并进,岳东海每天的工作时间达12小时,甚至假期忙到抽不开身,“根本没时间带孩子”。

  而在张毓威看来,科研完全没有尽头。“为了职称,必须要给自己一个规划,比如去年,我刚刚把讲师评完。未来5年,就要准备评副教授的材料,这需要很多工作量,比如说,这个假期要完成申请下来的省市级的科研课题”。

  暑假,这一月有余的时间对于有科研任务的老师来说,则更为宝贵。“科研特别需要一个静心去总结、分析、翻阅大量资料的过程。而在上班的时候,面对学生事务、活动,心态相对要浮躁得很多,每天疲于奔命,没有时间静下来去梳理。”张毓威说,暑假则成了潜心科研的“黄金时间”。

  近半高职教师暑假到企业“取经”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法宝”。教育部于今年印发的《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与2017年年底国办印发的《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更是打出了政策“组合拳”,以推动职业教育提高质量,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在这种大背景下,众多高职院校会组织专任教师进驻企业,以了解专业在实践中的具体情况。由于平时老师要上课,下企业锻炼的时间便理所当然地落在了假期。调查显示,44.81%的调查对象暑假忙于企业调研和实践。调研的时间多为一个月,一下子就挤占了教师一大半的暑假时间。

  “企业锻炼是学校的硬性要求。现在工科类的老师必须要知道企业需求什么,必须组织老师到专业对口的企业和单位进行对接。”邵阳职业技术学院分管教学的副院长刘一兵,今年暑假负责的工作之一便是组织专任教师下企业锻炼。

  在学校的安排下,重庆财经职业学院学生处副处长张艳艳今年暑假便前往中小型企业“取经”,以了解企业的用人需求、工作流程等。据她介绍,她所在学院文秘专业的学生多半毕业后会选择进入中小型企业工作,“所以要想把教学搞好,首先要去了解中小企业对毕业生的需求,有了实践经验才能在讲课中兼顾真实的案例,从而调整文秘专业教学方向,更好地引导孩子们学习、就业”。

  眼下,王安东在正式放假的一个月内已跑了3个企业项目——先是给北京某项目提供了10多天的技术服务,随后又赶到天津进行另一个项目,包括进行一天的座谈会交流和项目交流。在接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采访的第二天,他还要赶去甘肃验收另一个项目。

  “放假要根据项目来定,项目紧的话,就一直跑。”王安东说,“至今,我还没体会到放假的感觉。”

  培训、会议、教学竞赛扎堆儿

  此外,暑假也是教师们培训、会议、教学竞赛的“扎堆儿”期。

  在岳东海看来,这与高职院校争建“双高”不无关系。对本科院校而言,“双一流”建设是指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相应地,“双高”为高职教育“高水平院校、高水平专业”的建设。

  近年来,国家对职业教育愈加重视。2015年教育部印发《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明确提出,到2018年,将支持地方建设200所左右的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

  “‘双高’入围需要很多加分指标,学校对青年教师加强培养、寄予厚望。我们现在参加的‘大学生挑战杯’比赛也是学校师生的一种努力。”岳东海说,也因此,项目组的老师和学生都非常重视,心里攒着一股为学校争光的劲儿。有时候,岳东海看着学生忙到傍晚5点多,也会买些街边小吃“犒劳”他们。在他看来,“心中都保有一份荣誉感和责任感,这几乎成了项目组全力以赴的动力源泉。”

  对此,邵阳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处长王芳可以说深有体会,“一般暑假会开展省教育厅的教学能力比赛,参加比赛的老师有近40人,光教师这块我们需要培训将近100人。”

  其中,负责省教育厅教师教学能力竞赛组织工作的刘一兵告诉记者,“竞赛首先要在学院里面选拔,再培训、指导,再到省教育厅竞赛。我们从6月底开始,一直到7月20日,前前后后搞了1个月。”

  除了竞赛,教师的各类培训会议纷至沓来。

  按照张毓威的经验,每年7月有个“会议轰炸”期。今年暑假,他就参加了不同部门组织的4个培训会议,会议时长大部分在1周左右。然而,正是这一个接一个的“一周”,把暑假给“肢解”了,“稍微闲下来,找到一点放假的感觉时,又来个培训。比如说,7月28日结束一个,8月6日又有一个。”

  王安东谈起他暑期进行的施工仿真技术培训,培训的那10天正值暑期最热的时间,“我们坚持早8点到晚6点,中午1个小时的吃饭时间,早上学习软件使用,下午进行实践演练,培训讲师辅导答疑和总结分享”。

  另外,尽管已经放假,但学生工作却不“放假”。暑期除了事务性的工作,青年老师还有指导学生进行暑期实践类工作的任务。

关键词:放假,暑假,教师责任编辑:杨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