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

中国烹饪大师、大工匠剧建国的情怀

2018-11-20 16:39:04 作者: 来源: 燕赵都市报
分享:

  “做个拼命三郎,我想有何可妨。大步流星往前闯,岂容继续彷徨。忘却满面秋霜,抓紧实现梦想。一路高歌向远方,留得赞誉声扬。”这是我的老友、烹饪大师剧建国所写出的一首《西江月·一路高歌》。从词中可以看出,年过花甲的他既有一般世人的进取心和荣誉感,也有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逸然心态。在人们印象中,厨师们都是在锅碗瓢勺交响曲中忙碌,品的是色香味,念的是油盐酱醋火候经,但是这位烹饪大师文采亦斐然。

  剧建国出身寒苦,自幼丧父,靠娘亲把他拉扯大。他从小学习刻苦,后曾在石家庄商业学校读烹饪专业,毕业分配到石家庄有名的中华饭庄,成为省城大厨袁清芳的徒弟。剧建国一边学习厨艺,一边业余阅读古今诗文,有时还偷偷动手写作。同行中有些人曾嘲笑他,但他一直坚持到了今天。

  1972年,河北师大郝凤成老师要编《烹饪讲义》,找袁清芳等名厨座谈时,剧建国当了记录员,他的文字功夫便派上了用场,也促使他开始从理论角度研究烹饪,同时苦练烹炒煎炸基本功。1984年,省内举办百万职工技术大练兵、大比赛,剧建国荣获热菜第一名。五年后他被评为特一级厨师,成为河北烹饪界“十八棵青松”之一。2002年,剧建国被评为中国烹饪大师。

  不久,因身体欠佳,剧建国被安排去搞烹饪培训,他能讲能做,成为深受欢迎的好老师。当时河北烹饪界由于烹饪艺术风格、流派发展的需要,拜师收徒之风兴起。在众人的要求和省饭店烹饪协会领导的鼓励下,剧建国选收了9名徒弟。从此一发不可收,他先后收了十一批99人,这些徒弟成为冀菜烹饪艺术的传承创新骨干。

  冀菜,是改革开放、解放思想的一个硕果。以前只讲中国八大菜系,没有冀菜一说。但剧建国他们认为,八大菜系没有冀菜,并不等于河北菜肴没有地方特色。剧建国与他的同事、徒弟们集思广益,实验创制了以三国故事为名的、包括凉热菜和面点的“三国宴”,又推出了以唐僧师徒故事为名的“西游宴”。大家一齐发力,把冀菜弘扬起来了。剧建国总结清芳美食、保定官府菜和邢邯、京东地区菜肴的异同,找到了它们刀工精巧细致、选材丰富和善于使用鲜汤等六大特点,以区别鲁苏湘徽川闽粤和京津菜。他先后著有《烹饪随笔》《剧建国烹饪诗文》等著作。

  剧建国的作品中,有早期写的文章《浅谈河北菜》和新世纪以来的《关于河北菜之管见》《一道名菜,六秩变迁》《正定餐饮文化之管见》等,也有数百句的《中华烹史诗》,有表达技艺创新的组诗《三国宴》和《烹饪小对十三副》《为菜配诗》,以及关于各地宾馆饭庄菜肴制作的诗词如《聚贤山庄》《沁园春·邯郸菜》《保定会馆》《安家罩饼》《北平食府》等。文中既有情有义,又有对其烹调制作技巧的描写。回顾历史,将饮食引入诗文是中国文学的古风,苏东坡便是如此。而如今一般厨师动刀动勺不动笔,剧建国动手动口又动笔,厨艺佳,诗文好,被称为“河北餐饮界第一才子”。在《中国冀菜》《河北面饼集锦》等大书的编纂上都有剧建国的心血,《中国烹饪》等杂志上也有他的文章。几次收徒仪式上,剧建国都当众背诵唐代张若虚的长诗《春江花月夜》、宋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其背诵之流利、感情之充沛博得了阵阵掌声。

  历来菜肴有名,但一般不署名、不冠名。剧建国从事的是幕后的事业,充当的是“侍候人”的角色,但他的确是一位技艺满身的大工匠、精英。改革开放的春风雨露,使我们的剧建国展示出了才华。更重要的是,剧建国一直秉承着厨师的职业道德精神。当年他学徒时,袁清芳对他要求极严,可以说他是在师傅的批评中成长起来的。现在德艺双馨的剧建国,不但以身作则,授徒从严,而且方法也是灵活多样。是他,起草了《清芳弟子规》《师徒关系准则》,让大家人手一册。是他,曾经每月为几十个徒弟写信,有一个月写了70多封。那有情有理的教诲让徒弟们个个牢记以人为本、崇德尚艺,做良心菜、安全菜、营养菜、文化菜,不断创新。2015年剧建国的那首《藤》中写道:“吾喜岸边藤,盘缘逶迤行。一息尚存在,勃勃永不停。”这便是剧建国作为烹饪大师的暮年情怀。

关键词:工匠,情怀,烹饪责任编辑:杨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