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

刘现辉:绘尽民俗风情 留下即将消逝的传统文化

2019-01-24 09:10:05 作者:郭晓洁 葛亮 来源: 长城网
分享:

  长城网讯(记者 郭晓洁 葛亮)“抑恶扬善,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原汁原味地留给后代。”是刘现辉对民俗画的艺术追求。因内心对民俗有一种深深的情结,从小至今从没有放下画民俗,如今专门搜集整理民俗、创作画民俗。

刘现辉作品创作中。记者 郭晓洁 摄

  自幼酷爱绘画结缘民俗画

  刘现辉原籍河北赵县,现居衡水市。“5岁我就开始自己画画,那时候条件艰苦,经常拿哥哥姐姐用剩下的铅笔头,在书本上画,书本上有空白的地方基本上就有我画的画。”刘现辉说。小时候主要是看一些连环画,从临摹开始,继而自己创作,在学习、工作之余一直坚持,从未间断。

  后定居衡水,师从王习三老师学习了一段时间的内画,因对民俗的浓厚情结,于2014年又回到民俗画的创作上,专心致力于画民俗,此后作品不断涌出,昔日乡间的风土人情、农事活动、孩童游戏,段段经历在他的笔下都由现实生活转换成了艺术作品,至今共创作民俗画1000多幅。

  以最传统原始的手法构建强大的想象空间

  至今为止,刘现辉收藏的连环画有5000多本,对连环画的喜爱,使得刘现辉对黑白画情有独钟。“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虽然只有黑白,但是画中的意境是不可少的。黑白可以留给人们足够大的想象空间,让很多人可以在画中看到曾经的自己,不会将看画人的思想固定在某一点上。”他说,看到这些以水墨用黑白线条记录下来的生活经历,很容易产生年代感,将人们拉回到小时候的记忆当中。

刘现辉收藏的部分连环画。记者 郭晓洁 摄

  刘现辉还向记者讲到一些人们看了这些作品后的反响。一位老年痴呆患者看到以后,泪流满面。一位不治之症患者,已经有轻生的想法,但是在看到这些作品以后,想法改变了,她不是为自己而活,要用力活着回报父母。还有一些外国人在看到以后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童年无国界,画中的童年生活他们都可以看懂并有自己的理解。

刘现辉部分作品原稿。记者 郭晓洁 摄

  刘现辉的民俗画并不是单纯地画出来,他在其中融入了很多故事,浸入了很多情感,他的画不只是人物造型,对一些场景、农具都做了生动细致的描绘,忠实地记录生活,将那些慢慢被人们淡忘的,或者已然消失的东西,在笔下保留了下来,看他的画会觉得像是在读一个故事,上一堂课。

  做有思想的民俗画家,呼唤匠人精神

  刘现辉的作品内容一部分来源于自己的生活经历,一部分是下去采风,根据老人的讲述进行创作,1000多幅作品讲述了1000多个故事,他始终把握的一点就是抑恶扬善,摒弃负能量。

  刘现辉说:“有句话叫‘老人不讲古,子孙忘了祖’,小时候老人教育我们的很多传统文化是可以影响一生的,如果这些文化流失了很可惜,我要做的就是把这些都留下来,在创作中融入一些忠义礼智信的内容,也将孝道放入其中,留给后代最直观的展示”。

  始于幼时爱好,终于社会责任。刘现辉认为,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根,现在很多人的浮躁源于内心无根,有根了自然不会去攀比,让自己静下来,踏踏实实做自己的事情。人生是千姿百态的,不必要追求千篇一律,每个人需要做的就是找准一件事情,找到一个点,定好一个方向,坚持走下去,坚守比折腾更重要。

  对于未来的发展,首先他计划将这些民俗画分成系列进行创作;另一方面希望可以将这些人物、场景做成动画的形式,让画面动起来更加具体形象;再一方面计划和一些企业合作将其做成产业,让更多人参与进来,亲身体验民俗画的创作。

    河北省文化产业协会手工艺专业委员会主任孙云霞说:“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需要这种工匠精神,民俗画的创作也是这样,不求外在,关注事情本身,把事做好。”

  专家点评

陈步峰(右)教授进行点评。记者 郭晓洁 摄

  此次采访,我们特邀中国服务文化网总服务师、太行书画院院长陈步峰教授对民俗画家刘现辉的创作进行了点评。

    陈步峰教授说,刘现辉的民俗画可以称之为一枝独秀,在某种程度上填补了省内在书画行业的一些空白。可以归结为四个亮点:

    第一个是高度的文化自觉、使命担当和深厚的乡土情怀完美结合。

    第二个是真善美,真首先是淳朴、真实,真当中体现善,抑恶扬善,歌颂先进、批评落后,最后把美好的东西展示出来,丰富了人们的美好生活。

    第三个是让农村记住回忆,让城市记住乡愁。在城乡之间搭建了一个平台,让人们从心浮气躁中回归本源,追求真善美的东西。

    第四个是具有工匠精神,专业专注、耐住寂寞、精益求精,是一位有思想、有情怀、有底蕴、有文化、有故事的工匠。

陈步峰(中)、孙云霞(左)、刘现辉合影。记者 葛亮 摄

关键词:民俗画,传统文化,刘现辉责任编辑:杨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