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秸秆”变绿色能源
地里全是“香饽饽”
行唐县北高里村村民第一次体验到秸秆资源如何变废为宝
打包好的块状秸秆运送到了指定地点。
搂草机样子很特殊。
成捆的秸秆送到了发电厂。
老人提起打包好的秸秆说:“这得有20多斤重。”
今日出镜
行唐县北高里村村民
采访动机
与往年的麦收过后不同,行唐县北高里村村民今年第一次将收割后的秸秆送到当地发电厂,让废秸秆变成了绿色能源。
每到“三夏”麦收时节,村民们要么把麦秸弄回家当柴火烧掉,要么当饲料喂食家畜。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这些“废秸秆”越来越“没用”了,该咋办呢?
“其实这可是好东西,俺们村地里的麦秸都已经成了‘香饽饽’喽。”日前,当记者来到行唐县只里乡北高里村时,农田里一派忙碌景象,在一辆辆大型拖拉机的牵引下,地里的秸秆全都被专用的搂草机迅速处理,随后被打捆机打包成筒形草垛。
“以前小麦秸秆成为废弃物,麦收后堆到地头和房前屋后,不仅影响村里环境卫生,还存在火灾隐患。”村民说,“今年发电厂敞开收购,每吨小麦秸秆能卖350元,不仅有利于俺们赶农时,还增加了乡亲们的收入。”
记者了解到,为实现秸秆资源的有效利用,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2017年,行唐县引进了可以拉动当地经济增长、农民增收的生物质发电公司。从今年1月25日正式并网发电至今,公司发电量已达1.1亿度。
“我们每年可以消耗秸秆、花生壳、枯树枝等生物质燃料30万吨,增加农民收入9500万元,能够彻底解决农村秸秆处理难、存放难的问题。”生物质发电公司工作人员称,农林废弃物发电排放的二氧化碳与生物生长时吸收的二氧化碳可达到碳平衡,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用秸秆发电,每年能节约煤炭24万吨,进一步改善大气质量。
“从‘废秸秆’到‘绿色电能’,我们探索出一条惠农强企绿色发展之路,是工业反哺农业的创新举措,也是对绿色崛起发展理念的生动践行。”行唐县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让秸秆变废为宝,不仅每年能够为农民增收9500万元,还能带动4000多名群众就业,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多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