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
产业扶贫带动我省321.4万贫困人口增收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隆化县偏坡营村村民陆瑞忠曾是有名的贫困户,去年在政府产业补贴资金支持下建起2个日光温室,种植架豆角,年收益3万元。脱贫后的陆瑞忠组建起种植专业合作社,今年,架豆角发展到70亩,将带动更多乡亲一起致富。
陆瑞忠和他的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变化是我省产业扶贫的一个缩影。从省农业农村厅获悉,近年来,我省把产业扶贫作为贫困群众稳定脱贫的主攻方向之一,按照“巩固覆盖率,提升收益率,增强带动力,提高项目运行质量,提升产业扶贫质量水平”的要求,推动实现贫困村产业项目、新型经营主体、在村劳动力产业就业、产业发展指导员四个全覆盖,努力做到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2016年至今,我省产业扶贫带动125.4万户贫困户、321.4万贫困人口实现增收。
强化产业覆盖,把贫困户“带”起来
产业扶贫,产业培育是基础。为此,我省建立省特色产业精准扶贫工作部门协调推进机制,统筹省直有关部门实施特色种养、林果、乡村旅游、电商、家庭手工业、光伏六大产业扶贫工程,以联贫带贫为原则,以省市县乡村五级项目库为抓手,将贫困户全部嵌入产业发展链条,实现贫困户产业扶贫项目全覆盖。
我省以“四个农业”(科技农业、质量农业、绿色农业、品牌农业)为引领,以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建为抓手,着力发展贫困户参与度高、市场相对稳定、获益相对较快的“五种四养”(种植蔬菜、中药材、食用菌、杂粮杂豆、水果,养殖肉牛、肉羊、肉鸡、蛋鸡)特色产业,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我省还下大力发展乡土特色手工业,形成了曲阳石雕、武强年画、蔚县剪纸等一批特色鲜明的“土字号”“乡字号”品牌,认定“一村一品”专业村镇6300个。发挥贫困地区山清水秀、生态良好的优势,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新业态,去年全省乡村游接待游客7500万人次、营业收入超过113亿元。
强化主体带动,把贫困户“联”起来
“以前挣钱要外出打工,四处漂着,如今在家门口就能打工挣钱。”近日,在吉丰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采蘑菇的广平县牛庄村村民靳连珍说,她现在在合作社打工,年收入8000元,还不影响管理家里的责任田。
广平县通过扶持产业发展主体,强化产业就业扶贫,建立稳定长效脱贫机制,构建起产业园区、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带贫模式,实现了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均参与脱贫产业。
为提高贫困户组织化程度,培育带动贫困人口脱贫的经营主体,我省按照“培强一批好的、提升一批中的、扶持一批弱的”的思路,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截至2018年底,全省贫困地区股份合作组织发展到2.6万家,合作社发展到5.26万家,家庭农场发展到1.17万家。
为促进贫困户和经营主体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我省出台了《关于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特色产业扶贫的指导意见》,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贫带贫作为财政支农资金和项目审批验收的重要依据,完善了“六力合一”(政府推动力、企业拉动力、金融撬动力、科技支撑力、合作社组织力、贫困户内生动力)联结机制。
强化产销对接,让好产品“走”出来
产业扶贫,产销衔接是关键。我省充分发挥产销对接在产业扶贫中的重要作用,采取多种措施畅通产销对接渠道,促进贫困地区特色优质农产品销售。
柳春花是张北县德胜村村民,家中两个儿子上大学,原来靠几亩土地种植传统农作物,难以维持家庭开支,生活捉襟见肘。
2017年德胜村依托大农种业公司和河北农大试验站,建成300亩德胜马铃薯微型薯育种园区。柳春花参与种植了3个马铃薯大棚,在技术人员指导下,当年微型薯喜获丰收,政府还牵线联系种业公司销售产品,柳春花当年收入3.5万元。2018年,柳春花又种植了20个微型薯大棚。在政府相关部门的帮助下,通过张家口市农科院和大农种业公司的销售平台,将她的微型薯出售,她创收16万元,实现脱贫。
在培育扶贫产业的同时,各地还广开销售渠道,促进农产品销售。
我省已连续四年举办京津冀蔬菜、食用菌、中药材产销对接活动,并设立扶贫专区,签约金额近50亿元。支持贫困县参加中国国际农交会、廊坊农交会及上海、深圳等7个城市举办的河北省品牌农产品万里行等产销对接活动。省相关部门联合阿里巴巴、京东等电商企业与贫困县签订合作协议,实现线上线下销售,使贫困地区农产品成了网红产品。
我省还指导贫困县建立536个名特优产品品牌目录,贫困地区266个农产品获得绿色证书、49个产品获得有机证书。河北省品牌农产品(北京)展示中心、北京新发地河北省优质农产品展销中心都设有扶贫展区,出售贫困县品牌农产品,大大增加了贫困人口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