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专题库

区域协调统筹推进,产业体系日趋完善 保定:国民生产总值66年增长202倍

2019-07-24 09:47:40 作者:吴新光 来源: 长城网

  新时代新发展新辉煌——奋力开创京津保地区率先联动发展新局面新闻发布会现场。记者 吴新光 摄

  长城网讯(记者 吴新光 见习记者 杨海慧)7月23日,在河北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时代新发展新辉煌——奋力开创京津保地区率先联动发展新局面”新闻发布会上,保定市委副书记、市长郭建英介绍说,新中国成立后,保定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长足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沐浴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春风中,保定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各项事业步入快速发展轨道。今天的保定,已成为非首都功能疏解、京津产业转移和雄安新区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承接地。

  经济发展持续向好,综合实力明显提升。解放前夕,保定经济可以说是一穷二白,工农商各业全面停滞。历经70年的迅猛发展,如今早已今非昔比。与1952年相比,2018年全市国民生产总值增长202倍,达到3070.9亿元,突破三千亿大关,年均增长8.4%;人均生产总值增长103倍,达到32810元,年均增长7.3%;全部财政收入增长914倍,达到512.5亿元,年均增长10.9%;一般公共财政支出增长4764倍,达到667.1亿元,年均增长13.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别年均增长15.6%、11.3%。

  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产业体系日趋完善。新中国实施“一五”“二五”计划期间,保定建起了第一胶片厂、变压器厂等西郊“八大厂”,奠定了工业发展基础。但在当时,农业在国民经济中仍占主导地位。改革开放后,县域经济如雨后春笋般开始起步,逐步发展形成以安国中药、白沟箱包、高阳纺织、曲阳石雕和定瓷、蠡县裘皮等为代表的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党的十八以来,保定持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形成了以先进制造业、新能源及智能电网、生物医药健康三大优势产业和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节能环保三大新兴产业为代表的“3+3”主导产业体系,形成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梯次推进的发展态势。三次产业结构由1978年的35:38:27调整为2018年的10.5:41.6:47.9,产业结构变轻变绿,发展质量更高更优。

  区域协调统筹推进,城乡面貌焕然一新。解放初期的保定城区面积只有7平方公里,随着快速发展,保定的城市规模逐步扩大,特别是2015年部分行政区划调整后,市区面积由312平方公里扩大到2531平方公里,市区人口由120万人增加到289万人,城市框架进一步拉大。围绕“彰显古城魅力、建设现代新城”,持续补短板、提品质、促融合,城市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期。交通路网纵横交错,与京津石形成“一小时交通圈”“半小时生活圈”,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22573公里,其中高速公路达1208公里,公路网密度达到每百平方公里102公里。城市功能逐步完善,万博、茂业、保百等新的商圈逐步形成,植物园、农业生态园、关汉卿大剧院等相继建成,东湖文化中心、西湖体育中心、中央商务中心正在加快推进,第五届世界机器人大赛总决赛将于7月25日在保定启幕,第23届国际被动房大会暨第五届中国国际门窗博览会将于10月9日在高碑店举办,城市影响力和美誉度不断提升。古城风韵再放异彩,淮军公所、清河道署、直隶总督署、古莲花池、保定军校、大慈阁等历史遗存得到有效修缮和保护,“明清风貌、灰墙黛瓦、书院衙署、槐柳荷花”的历史街区再显昔日风貌。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加快,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53.49%,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达到40.8%、43.57%和11.16㎡,被评为国家园林城市。美丽乡村建设加快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市场化实现全覆盖,农村和城中村污水治理三年行动全面启动,农村人居环境大幅改善。

  生态治理成效明显,环境质量越来越好。在大气污染防治上,保定在采取“减煤、抑尘、迁企”等综合管控措施的同时,大力实施气(电)代煤工程,2018年全市清洁取暖用户达到101.8万户,全市PM2.5浓度均值由2012年的145微克/立方米下降到2018年的67微克/立方米,6年累计下降了78微克/立方米,累计下降率为54%。今年还要完成11个县(市、区)共7.9万户的清洁取暖改造任务。在白洋淀上游流域综合治理上,保定确定了工业污染治理、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扩容、管网雨污分流等10方面182个项目,今年启动实施了67个项目,白洋淀水质得到有效改善。在造林绿化和生态建设上,保定开展雨季造林、封山育林和秋冬季造林绿化,全面推进“一核三带八廊十片林、五库九河十湿地”生态体系建设,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3.66%,正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惠民工程深入实施,群众生活极大改善。201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283元,与1957年相比增长137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108元,与1957年相比增长190倍。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由2012年的138.1万人减少到2018年底的5.9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5.9%下降到0.88%。近年来,保定围绕群众关心关注的教育、医疗、就业、住房、环境等民生问题,每年都谋划实施一批惠民工程,群众生活得到持续改善。教育事业均衡发展,全市有各级各类学校4425所,在校生191.1万人,教职工14.07万人,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医疗保障大幅提升,全市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1605个,三级医院8所,二级医院100所,乡镇卫生院290个,村卫生室7866个,民营医疗机构6989个,建成市县乡村四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体育事业蓬勃发展,保定素有“冠军摇篮”“体育之城”的美誉,培养输送了郭晶晶、庞伟等22名世界冠军。还精心组织了中国保定国际空竹艺术节、京津冀运动休闲体验季、半程马拉松等全民健身活动,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

关键词:京津冀协同发展,科技成果,新兴产业责任编辑:郭晓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