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新闻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河北12个民族64名代表吐心声:我爱您祖国

2019-09-04 15:04:18 作者: 来源: 长城网
分享:

  长城网讯(见习记者 赵娇莹  记者 卢火青 陈博 )“我爱我的祖国!” 

  “祝祖国越来越好,越来越强!” 

  “我祝愿国家更加繁荣昌盛,祝愿人民更加幸福安康!”

  …… 

  一句句铿锵的话语,一张张激动的面庞,这是来自全省各地的汉族、满族、蒙古族、回族、朝鲜族、壮族、维吾尔族、藏族、彝族、景颇族、锡伯族、侗族等12个民族64名参观团代表对祖国的共同心愿与祝福。 

  8月26日,全省少数民族参观团在承德组团。在燕赵大地之上,从占全省少数民族人口近半的民族工作大市承德一路向南,途经涅槃重生的现代化城市唐山、打造北京城市副中心后花园的廊坊、转向实质性建设阶段的未来之城雄安,再循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踏上西柏坡的信仰之旅…… 

  五天里,参观团各民族兄弟姐妹一同重温党的奋斗历史,亲身感受河北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结下了难舍的情谊,其间,所有感动和震撼,凝结为浓浓的爱国情怀,转变为深深的使命担当。这是一首炫彩瑰丽的民族团结之乐,汇入新中国成立70周年交响礼赞。 

  这是一次信仰之旅

全省少数民族参观团成员在西柏坡纪念馆前合影。长城新媒体见习记者赵娇莹 摄

  初秋时节,暑热还未褪尽。湛蓝的天空之下,西柏坡纪念馆前鲜花簇拥的五大书记铜像和“西柏坡——新中国从这里走来”11个金色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我仿佛看到了多年前我们的先辈们,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前仆后继,不畏牺牲。”在西柏坡纪念馆,聆听着讲解员的讲解,河北蒙古族高级中学的教师孟范杰很是动容,“如今的我们更应该紧密地团结起来,继承老一辈的革命精神,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

  来自新疆的维吾尔族代表买合木提·司马义已经在河北工作三年了,他用熟练的普通话告诉记者:“这是我第二次来到西柏坡,我觉得作为一名中国人,必须要了解我们的浴血奋战的艰难过去。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将这种精神传递给身边人,让大家更珍惜现在的美满生活。” 

  站在中共中央旧址低矮的土墙边,驻冀某部队连指导员、侗族的刘鑫感慨颇深:“老一代革命先辈不畏艰险,在如此简陋的环境中创造出了惊天动地的伟业。我们当代军人更要传承和发扬这种精神,坚定信念、听党指挥,为强国强军作出自己的贡献。” 

  时光会老,精神之树长青。西柏坡精神,是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开拓进取精神,这是信仰的力量,这是肩扛的担当,必将激励着全省各族儿女团结一致、永葆初心、接续奋斗。 

  这是一次体验之旅

参观团部分成员在唐山铁路源头博物馆前合影。长城新媒体见习记者赵娇莹 摄

  “唐山整体给我的感觉就是大气派、大手笔”,在高科技企业聚集的唐山高新区,来自邯郸百乐苑社区的赫俊霞由衷赞叹。

  实物展厅作为高新区打造的“网红”特色区域,受到了参观团的一致关注。这里汇聚了全国乃至世界顶尖“科技范”产品,目前已经打造形成新空间、新经济、新要素等三大“新颜”,大家纷纷举起手机拍摄机器人工作场景,将“高大上”的产品定格。

  在高新区机器人孵化中心,可以自己行走,拥有白色机身、圆滚翘臀的智能机器人“高小新”主动和参观团成员打招呼,令参观团成员们很是惊喜,纷纷凑上前与其合影,场面十分热闹。 

  丰宁县凤山镇副镇长、蒙古族的吴国君告诉记者:“河北的经济发展有目共睹,这次实地参观,让我有了更直观的感受。尤其唐山高新区的建设让我很震撼,我相信未来也一定会越来越好。”

  从百年工业城市,一夕间成为一片废墟,再通过四十年的奋斗发展,唐山从废墟中崛起,创造了凤凰涅槃的发展奇迹,也为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燕赵大地的沧桑巨变,不仅体现在城市的跨越发展中,乡村振兴也走出了好路子,正定塔元庄村史馆中一幅幅图片就昭示着这个小村庄一步步的发展与变迁。 

  “发展的太快了!十年前肯定想不到现在能有这么大的变化!”参观团中年纪最小的彝族战士阿牛里布,在塔元庄参观时忍不住啧啧称奇,“这是我第一次到正定,很惊喜,没想到小村庄居然建设的这么好。都是总书记到过的地方,希望我的家乡四川凉山也能加快发展步伐。” 

  从低矮平房到高楼耸立,从泥泞土路到便捷交通,从脏乱街道到整洁村庄,参观团看到的塔元庄,已经完成了从贫瘠河滩地到美丽乡村的华美蜕变:农业产业化、养老市场化、旅游规范化,塔元庄离“率先建成小康村”的目标越来越近。 

  唐山的飞速发展,塔元庄的改头换面,都是70年来河北经济社会巨大发展成就的缩影。

  这是一次团结之旅

参观团成员在雄安市民服务中心前合影。长城新媒体见习记者赵娇莹 摄

  承德市有着“紫塞明珠”之称,在这片曾经见证八次盛宴“三策凌”、土尔扈特部东归、六世班禅祝寿等民族团结盛况的美丽山城开启少数民族参观团之行,历史与现实交相辉映,更加赋予了这次活动的特殊政治意义和鲜明时代特征。 

  作为中华民族民族团结、文化融合和国家统一的历史见证,承德普宁寺独特的建筑风格十分亮眼。站在寺中,入目所及,一边是有着鲜明藏族特色的红台、白台及白色喇嘛塔,一边是古代特色的覆绿剪边黄琉璃瓦的重檐歇山顶,充满了和谐之美。 

  “在这边很亲切,很有归属感”,藏族的才让卓玛感慨道。从1994年就开始在廊坊工作的她,早早就听说普宁寺是汉藏风格融合的建筑并专程参观过,“这里的民族关系非常和谐,我每一次去都有不同的感受。” 

  相较于拥有54个民族的承德,廊坊大厂回族自治县的民俗风情更为浓郁,民族宫、民族村寨……无一不展现着其鲜明的民族特色。 据介绍,民族宫的设计汲取了当地建筑文化风格以及中国各个民族建筑精髓,基座周围有着精致的花瓣式门洞,寓意着56个民族团结繁荣。 

  “大厂生态、绿化做得特别好,是一个民风淳朴,百姓生活富足的地方。”景颇族的宋庚坦言对大厂回族自治县的初步感受。

  “大厂从贫穷落后到如今的富裕繁荣,和民族政策的落实分不开。”作为参观团中年龄最大的代表,来自廊坊71岁的赵润华既自豪于大厂的繁荣,也对70年来燕赵大地的巨大变化感慨万千:“退休后我走了近一百个国家,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发现没有一个国家能像中国一样,在短短几十年里有着如此令人瞩目的成绩。”

  30日,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冉万祥,省政府副省长张古江接见参观团成员,对全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提出了希望和要求。冉万祥指出,全省少数民族参观团是新时代进一步推进全省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举措,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民族工作的高度重视。这次参观团是一次体验之行、一次学习之行、更是一次团结之行,大家要积极向身边群众宣讲本次参观学习所见所闻,多宣讲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人民的关怀和厚爱,多宣讲河北发展的巨大成就和光明前景,多宣讲各民族团结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性,以实际行动促进民族团结,引导大家齐心协力建设美好家园。

参观团成员互助拍照。长城新媒体见习记者赵娇莹 摄

  此次参观学习也让12个民族64名代表结下了深厚的感情,旅途中大家互相尊重、互相谦让、互相提醒,临别时互相邀请,许下再会的约定,充满着和谐的气氛,一张张面庞上洋溢的笑容是民族团结的最好呈现。 

  “五天的时间,说长不长,我们在旅途中相识相知,很不舍得分开。说短也不短,每天都到不同的地方参观不同的景象,亲身体会到了河北社会经济的发展成果和民族间的和谐包容。这是很有意义的一次活动,回去我一定要将感悟落实到工作之中。”在行程即将结束之时,回族代表张丽这样说。 

  来自张家口怀来县的梁洪梅更是作了一首《破阵子·少数民族参观团》来总结此行:“秋日清风送爽,华诞分外吉祥,各族儿女齐聚首,共赏全省大变样,家和百事昌。燕赵发生巨变,犹如凤凰重生,鼓舞大家昂斗志,不忘初心再出征,中华同一声。”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即将分别之时,参观团一同唱起了《我和我的祖国》,歌声悠扬,民族大家庭对祖国的爱意流淌在车厢之中,随着初秋的微风,飘扬在前行的路上……

关键词:民族团结,经济社会发展,参观团责任编辑:杨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