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新闻

【河北答卷】阜平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见闻

2019-09-26 09:52:58 作者:张秀娟 李艮春 钱玉 王晓满 来源: 长城网
分享:

  石滩地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的新楼房。记者 王晓满 摄

  长城网讯(记者 张秀娟 李艮春 钱玉 王晓满)一幢幢红墙黛瓦的楼房错落有致,一条条新修好的水泥路平坦开阔,一簇簇疯长的鲜花开得正艳……这里不是城市的高档居民小区,而是阜平县吴王口乡石滩地、邓家庄、磨子口、谢地等9个村村民的新家园——石滩地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

  “新房子是装修好的,有地暖有电梯,做梦也没想到,这辈子能住上大高楼。”9月4日,记者走进小区6号楼2单元101室的张根容家里,她和爱人耿润拴正在收拾家,“俺们老家住的是土坯房,屋顶漏雨,窗户漏风,冬天睡觉不敢把头露出来,吃的是坑里的死水,种地只能望天收。现在,搬进楼里高兴得睡觉都笑出声。”

  阜平县搬迁办主任赵贤朝告诉记者,“我们将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作为全县脱贫攻坚的头号工程,举全县之力让越来越多像张根容夫妇一样的贫困群众,离开大山,住上新房子,过上好日子。”

  新房子宽敞亮堂,搬迁户喜在心窝里

  9月4日中午,初秋的阳光将张根容100平方米的新家照得亮堂温馨,三室二厅的单元房,窗明几净,和电视柜上摆放的在旧家屋前拍摄的乔迁留念照,形成鲜明对比。

  “半个月前,我们还住在磨子口村的旧家里,距现在的新家有5里地。那里山是石头山,地无几垄田,交通也不便,忙活一年下来也挣不到几个钱。”说起过去的生活,张根容老两口脸上仍是愁云满面。

  “俺们村是深度贫困村,共有337户1002人,得益于国家易地扶贫搬迁政策,7月上旬整村搬迁到了石滩地安置区。”在石滩地村当了12年村支部书记的周田生感受颇深,“搬到新家后,上学有幼儿园,看病有诊所,买东西有超市,交通、医疗和孩子入学都有了保障。”

  在阜平县,还有很多像张根容和耿润拴夫妇一样的贫困山区村民靠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挪出了穷山窝,开启了新生活。在距阜平县城4公里的河口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78岁的贫困户顾会在纳凉亭台正晒太阳,他患有脑血拴,老伴5年前不小心摔了一跤,腰一直没好。      

  “原来老家厕所建在院子里,我和老伴行动不便,平时最愁上厕所。现如今住上楼房,方便多了。”老人指着不远处的养老活动中心告诉记者,“那里还有老年人食堂,专门有人做饭,养老院的老人们吃饭也不愁。”

  “咱小区这些居民都是从偏僻山村搬来的,大家有一个共同的愿望,那就是记得住乡愁。所以,我们在小区里专门建起了一个大舞台,会时常请一些戏曲院团来给大家唱上一场。”龙门村党支部书记袁世春介绍说。

  好日子衣食无忧,搬迁户甜在心坎上

  “我这活儿不费啥力气,就是得仔细点,控制好蘑菇等级。”9月4日下午,走进河口安置区贫困户王金平家的香菇大棚里,一阵阵清香迎面扑来,菌架上一朵朵褐色的香菇像小伞一样挺立在菌棒上……

  河口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的香菇大棚。记者 张秀娟 摄

   村民在河口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的香菇大棚里分拣香菇。记者 张秀娟 摄

  王金平今年64岁,搬迁前在老家主要以种地为生,“家里一共就二亩多地,收多、收少全靠老天爷,受累不说,还挣不到钱。”他一边巡查着菌棒,一边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现在种蘑菇,除去水、电、人工和菌棒钱,一年下来,两个大棚能净赚4万多元。”

  “搬迁容易搬‘心’难。扶贫搬迁,贫困群众看的不只是住房,更关注搬迁后是否有生计、可致富?这是对易地扶贫搬迁的最大考验。”河口村支部委员王胜利告诉记者,“最初,很多人对搬迁很抵触,一怕没钱搬,二怕搬出后没钱赚。所以,在搬迁前,我们就谋划了脱贫致富项目,流转了79.31亩土地,建了70个大棚,其中食用菌大棚63个,草莓大棚7个,一个大棚一年最少能收入2万元。”

  耿建生在桃园里修剪桃树枝。 记者 张秀娟 摄

  搬出深山沟,看到新希望,一些搬迁户也主动寻找致富门路。在距离石滩地安置区不远的一片桃园里,一个个压弯枝头的映霜红桃丰盈饱满,贫困户耿建生领着助手耿鹏亮在剪有病虫的枝叶。“我懂些果树种植技术,搬到这里后就从明强林果种植专业合作社承包了果园的管理工作,包括剪枝、除草、打药、浇水、施肥等,每年给我管理费20万元。”

  产业扶贫新保障,搬迁户有了致富路

  “现在我们不仅住上新房,还找到了工作,一个月能收入2000多元呐。”在河口安置小区家庭手工业扶贫车间,辛伟玲正在在缝纫机前忙碌着。今年8月份,从龙门村搬进了安置区,安顿好家里,第三天就上了班。

   石滩地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建设中的手工业扶贫车间记者 王晓满 摄

  “搬迁只是手段,脱贫才是目的。产业扶贫是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最有效保障,也是移民搬迁户实现能致富的基础。”阜平县阜平镇搬迁办主任陈军介绍说,阜平县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当头炮”,“我们针对每个贫困搬迁户都制定了一套扶持计划,一户一策,找准稳定增收脱贫渠道,确保产业覆盖精准到户。”

  “这几年,我们谋划发展薄皮核桃、晚熟桃、苹果等林果种植业,种植面积总共1000亩。”省人大常委会机关驻阜平县石滩地村第一书记武晓雷介绍,林果种植预计年产值30万公斤,纯利润60万元,带动101户297人,户均增收3000元。“另外,木耳基地总规模达50万棒以上,带动62户156人,户均增收5000元;设置生态护林员14个,户均增收8000元……”说起易地扶贫搬迁产业项目,武晓雷如数家珍。

   石滩地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的木耳基地。记者 王晓满 摄

  “为让搬迁群众实现‘能致富’的目标,我们是农业、手工业、旅游业齐上阵,后续帮扶举措落实率达到100%。”阜平县搬迁办工作人员郑东进告诉记者,阜平县大力实施两区同建,搬迁安置区全部建设手工业厂房,同步建设食用菌园区15个、林果基地27个、养殖园区70个、种植园区76个、旅游景区5个、工业园区1个,确保每个建档立卡搬迁户都有2—3个产业覆盖受益。

关键词:易地扶贫,政策,致富责任编辑:郭晓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