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讯(记者庞晓菲)说起赵州桥,大家并不陌生。它是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好的一座弧形单孔敞肩型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当有着1400多年历史的古韵桥梁遇到现代的3D打印,会触碰出怎样的火花?10月13日下午,由河北工业大学副校长兼土木与交通学院院长马国伟带领其研究团队完成的装配式3D打印赵州桥在河北工业大学北辰校区落成。河北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韩旭教授及来自10个国家和地区的150余名学者出席落成典礼。
典礼现场。
典礼现场。
马国伟表示,3D打印作为一项新兴技术,是一种全新的颠覆传统的建造模式。装配式混凝土3D打印赵州桥借鉴已建成3D打印建筑的建造经验,引入BIM虚拟仿真技术、现代化智能监测手段,采用模块化打印技术,对节点装配形式进行优化设计,在现场直接进行装配式建造,为传统桥梁赋予现代气息,充分实现设计新型化、材料功能化、施工虚拟化、装配模块化和监测智能化,是该校将绿色智慧建造理念成功运用于产学研道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
混凝土3D打印是个啥?
混凝土3D打印是一种将水泥基复合材料逐层堆叠的新型增材制造技术,因其无模化、自动化、快速化和灵活化的建造优势在建筑、桥梁、基础设施等领域迅速兴起,并表现出巨大发展潜力。3D打印是无模快速建造过程,可以在没有模板支撑的前提下,自由灵活的快速建造异型混凝土结构和建筑,设计方案更加自由灵动,可以利用打印中的特殊纹理赋予建筑特殊表皮,同时还可以运用于古建筑保护中,精准恢复古建筑的残损、遗失部分。桥栏杆整体形态设计迎合了赵州桥孔洞曲线,桥面与栏板加入桃花元素,寓意桃李满天下,同时栏板嵌入了1903、1912、1929、1952、1995、2019等年份的字样,寓意学校建校116年的发展。
与传统建造技术相比有什么不同?
相比传统的施工建造,3D打印是提供无需模板与支撑,节省约1/3的建筑材料和2/3的人工,高度自动化的打印过程可大大提高建造效率,也不因结构的几何复杂程度而增加成本;可大大减少对现场环境的污染,是推动装配式建筑与智能建造发展的革新技术;3D打印桥梁过程中,内嵌了许多传感器,用于24小时对桥梁进行健康监测,可及时发现受力等问题并予以排除,保证安全第一的同时,也体现了智能化集成。
据了解,这项划时代的工作推进了智能建造关键技术的长足发展,对我国建筑行业实现绿色化、工业化、智能化具有划时代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