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新闻

唐山向着“三个努力建成”加速迈进——
绘就高质量发展精彩篇章

2020-07-20 11:01:33 作者:赵晓慧 冯立华 邢丁 张荣鹏 来源: 长城网
分享:

       长城网讯(记者 赵晓慧 冯立华 邢丁 见习记者 张荣鹏)从满目疮痍到废墟重建,从恢复生产到经济振兴,震后40余年,唐山用行动创造了一个崛起的奇迹。

  2010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唐山,作出了“努力把唐山建成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窗口城市、环渤海地区新型工业化基地、首都经济圈重要支点”重要指示。

  10年来,唐山深刻把握新时代“三个努力建成”的重大意义和实践要求,推动城市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方位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2019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89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65.3亿元,分别比2010年增长92.3%和1.4倍,谱写了城市发展新篇章。

曹妃甸矿石码头。记者 赵晓慧 摄

  日韩,扩大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窗口

  “深水大港是唐山的核心战略资源,沿海港口优势就是开放优势。”唐山市发展改革委主任郝志军表示,转身向海、依港开放是唐山转型发展、跨越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港口是对外开放的桥头堡。唐山在建设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窗口城市的进程中,进一步完善港口功能,完善集疏运体系,拓展海上通道。截至目前,曹妃甸港、京唐港两大港区建成泊位123个,开通国际航线132条,可通达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90余个主要港口,实现对中国沿海主要港口及日韩10个基本港、日本26个偏港的高密度全覆盖;开通20条集装箱班列,日韩货物实现水铁联运,“日韩中蒙”过境班列实现常态化运营。

  2019年,唐山港货物吞吐量由2010年的2.46亿吨提升至6.57亿吨,增长168%,跻身全国第三大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94.34万标箱,是2010年的10.64倍。

工作人员正在唐山松下产业机器有限公司进行机器人示教。 记者 冯立华 摄

  不满足于“集疏大港”身份,唐山着力建设世界一流综合贸易大港和海洋经济强市,逐步实现由通道经济向口岸经济、产业经济转变。期间,唐山港还取得粮食、肉类、木材、水果、整车进口等主要指定口岸资质。把资质优势转化成项目优势、产业优势,唐山积极发展临港产业和金融、保险、旅游和航运经纪等港口服务业。目前,煤炭、矿石、LNG、原油、木材、钢铁等六大临港大宗商品物流交易中心正在加快建设。中国电煤采购价格指数曹妃甸指数发布,“自贸区+跨境电商综试区+综保区”多重政策优势为更高水平开放注入新动力。

  大港口带来大开放。随着唐山港综合贸易大港潜能的加速释放以及地缘优势的充分发挥,唐山逐步成为中日韩经济交往的重要门户,形成了高新区日资装备制造产业园、开平高新区日资产业园、曹妃甸中日韩循环示范基地等外资企业聚集区,全产业链融合向深而行。

  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来自日本、韩国、蒙古等东北亚国家的75家企业落户该市,唐山一举成为河北日韩企业最大集聚地。2019年实际利用外资18亿美元、是2010年的2倍。年利用外资占全省近五分之一,连续14年位居河北首位。2010年以来,唐山对东北亚地区进出口累计完成142.8亿美元。

  唐山还主动契合国家“走出去”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全方位、多层次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减负添力”。对外投资范围遍及全球43个国家和地区,53个项目分布在“一带一路”国家。

英诺特(唐山)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体检测试剂盒。记者 赵晓慧 摄

  调旧育新建设环渤海地区新型工业化基地

  2月22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应急审批通过3家企业3个新型冠状病毒检测产品,其中包括英诺特(唐山)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2019-新型冠状病毒IgM/IgG联合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

  目前,这家由传统钢铁企业转型而来的生物医药行业翘楚迎来大发展,1-6月份完成销售额7.5亿元,其中出口创汇6500万美元。

  生物医药行业的发展是唐山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唐山产业结构迎来了可喜变化。

  传统产业活力增强。在淘汰落后产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减法”的同时,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做大做强、量减质增。2019年,精品钢铁、装备制造、现代化工、新型建材及装配式住宅等产业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7.8%,津西钢铁现已成为全国最大的专业化、系列化型钢生产基地和全国首家“型钢标准研发基地”;首钢迁钢管线钢实现在中俄东线、西气东输等重大国家工程供货。

唐山市高新区展示中心一角。 记者 冯立华 摄

  新兴产业数量倍增。着力实施新兴产业倍增计划,航天国轩动力电池、开元智能机器人、中信开诚智能应急装备等一批优质项目加速推进、竣工投产;中车集团唐山轨道客车有限公司生产的轨道交通设备畅销国内外,其中时速350公里以上动车组跑出了世界第一速……2019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5.1%,年均增速超过30%,占规上工业比重提高11个百分点。

  值得一提的是,唐山注重发扬“赶海精神”,以蓝色思维推动向海发展,在突破发展海工装备、海水利用、海洋化工等重点产业的基础上,着力推进钢铁、重型装备制造、化工、陶瓷等制造业向沿海地区聚集,打造特色海洋产业集群,生产力向沿海布局取得重大进展。

  10年来,唐山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现代产业体系不断完善,产业空间布局不断优化,产业支撑体系不断拓展,环渤海地区新型工业化基地建设提质提速。

工作人员正在首钢环保指挥中心工作。 记者 冯立华 摄

  对接京津,打造首都经济圈重要支点

  海天一色,潮声阵阵。

  距离北京市区200多公里,在河北曹妃甸渤海湾,被誉为“海上钢城”的首钢京唐公司就屹立在这里。

  刚刚,又迎来深具意义的时刻——首钢京唐5G用钢登场。大家都知道一张高考试卷有多薄,如果产品用钢也能薄如试卷,特别是带钢表面粗糙度要求0.2微米以下,能做什么?要“做”5G !原来,首钢京唐公司镀锡板事业部1420罩退产线成功生产出0.11毫米×800毫米超薄高端电子产品用钢,产品将主要应用于5G基站等高端电子设备。

  碧波之上,首钢京唐无疑是亮眼的角色,成为我国钢铁行业转型发展的精彩缩影。得益于2009年首钢搬迁曹妃甸,京唐产业合作大幕开启。特别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京唐合作驶入快车道。2014年7月,京冀签署协议共同打造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承接北京产业转移和功能疏解,北京城建重工新能源汽车、巴威锅炉高端制造搬迁项目等京企外迁优质项目相继落地。鑫华源智能停车、金隅科实精密制造等北京企业相继在曹妃甸建设新厂,生产效率和工艺水平大大提升。其中,京冀曹妃甸、津冀(芦·汉)两大协同发展示范区全面发力,累计实施京津项目306个、总投资2750.4亿元。

中车唐车公司展出的高速动车模型。 记者 赵晓慧 摄

  毗邻京津大市,长久以来,唐山产业、项目、人才等资源要素被京津虹吸。十年来,唐山积极融入、对接、服务京津,倾力打造京津冀东北部综合交通运输中心、生产性服务业中心、公共服务中心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逐渐成为首都经济圈的重要支点。

  2014年以来,唐山共实施与京津合作亿元以上项目498项,总投资3904.7亿元,累计完成投资2085.7亿元。其中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占比超60%。

  交通方面,十年来,唐山新增铁路营运里程414.02公里。其中京唐城际铁路通车后,北京到唐山仅需30分钟,真正将唐山纳入了首都半小时经济圈。

  唐山还积极补齐教育、医疗等领域公共服务短板。特别是生态治理方面,唐山近两年启动大宗货物“公转铁”项目,推动16家钢铁企业建设铁路专用线。

  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东北部的副中心城市,唐山还大力提升城市功能和承载能力,通过楼宇经济、会展经济、旅游经济等一批城市经济项目,推动城市发展向工业经济、城市经济双轮驱动转变,打造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重要一极。

关键词:唐山,三个努力建成,转型升级,新型工业化责任编辑:杨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