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

刘洪吉:电力“特种兵” 从容高空起舞

2021-02-04 10:49:21 作者:高会坡 李宁远 郑荣玺 来源: 河北工人报
分享:

  寻访河北大工匠——工匠精神在现代闪光

  人物名片

  刘洪吉,国网河北检修公司输电运检中心带电作业班副班长。工作10年来,他累计参与带电作业400多次,减少停电3000多小时,折合经济效益11亿元,先后获得全国“电力行业技术能手”、河北省五一劳动奖章、河北青年五四奖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

  人物速写

  身着1公斤重、浑身布满铜丝的银白色屏蔽服,攀爬60米以上高度的铁塔,脚踩直径不足10厘米的摇晃线缆,携工具沿线走到指定位置开展作业……眼前的刘洪吉身材瘦小,个头也不高,但在500千伏至1000千伏强电场环境中带电检修却如履平地。“我认准了这一行,就会尽心尽力做好每一件事。”朴实的话语道出了他最坚定的信念。

  ■带电作业前,做好防护及注意事项

    1

  “既然认准了这一行,就要勇往直前”

  “缺陷已经消除,准备出电场。”9月27日,在位于石家庄市鹿泉区的500千伏安元Ⅱ线N56号铁塔维修现场,刘洪吉取销、装销、确认……一系列关键工序仅用2分钟就顺利完成。但其背后却是十年如一日地磨炼和源自对电弧之美的热爱。

  说起来对输电工作的热爱,缘起刘洪吉的学生时代。

  那时刘洪吉还是个中学生,在他上学的必经之路上有一条输电线路,每每看到带电作业工人像“蜘蛛侠”一样在导线上自如地穿梭行走,刘洪吉都羡慕不已。在一次次的仰望中,成为一名优秀电力人的理想在刘洪吉的心中生根、发芽……高考结束后,刘洪吉毅然填报了东北电力大学输电线路专业。2010年,他如愿成为国网河北电力检修分公司输电运检中心带电作业班工人。

  梦想成真的刘洪吉还没来得及高兴,就被一盆冷水浇了个透心凉:第一次爬塔用了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中途休息了三次,腿上被脚钉和塔材磕得淤血遍布,下塔后屁股疼了整整一星期。面对同事们的轻松自如,要强的刘洪吉无法释怀。“既然认准了这一行,就要勇往直前。”尝尽“苦头”的他不但没有退缩,反而更加坚定了他干下去的决心和信心。

  为提高速度,刘洪吉把爬塔作业过程全部拆解,严谨地分析每一个环节,反复仔细测算:如何系安全带,可以减少一个动作,节省半分钟;如何放置工具,方便拿取,节省半分钟……经过不断摸索调整和日复一日的训练,最终他达到了上塔、完成作业、回到地面仅用时7分钟的惊人成绩。

  “2012年5月12日,这个日子我记得特别清楚,那是我第一次单独进行带电作业。”他笑呵呵地告诉记者,当时爬铁塔到七八十米高的位置上,然后在队友的辅助下爬到导线上,耳边是嗞啦嗞啦的放电声,脸上的汗毛在电场作用下根根竖起来。“从塔上下来之后,我整个人都软了,腿也没有了任何力气,摘下安全帽,安全帽里的汗水都能倒出来,但心里却是满满的成就感。”

  如今,经过10年高空起舞,刘洪吉由“青涩”蝶变为电力“特种兵”,与同事们共同担负起河北南部电网50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的带电检修和应急抢修工作,守护着全省7000余公里电网的安全运行,平均每月带电作业十几次,每天最多工作18个小时。

  “对于普通居民来说,停电可能就是短时间内看不了电视、没有WiFi。而我们负责的特、超高压线路,一旦停电,其损失将以亿计算。”世界上最危险的带电检修工作,在刘洪吉的眼中却是最美的存在。工作10年来,他累计参与带电作业400多次,减少停电3000多小时,折合社会经济效益11亿元。

   ■刘洪吉和工友探讨作业收获

    2

  “有他参加的比赛,毫无悬念”

  超、特高压线路是国家电网中的骨干网架,输送电能的距离远、容量大,再加上电网运行方式复杂,一旦正式投入使用,就很难进行停电检修。而带电作业,需要作业人员有极好的心理素质,更要有高超的技能。因此,带电作业人员被称为电力检修行业的“特种兵”。

  “嗞啦……”随着一串响亮的放电声,刘洪吉瞬间抓住导线,迅速进入电场:上半身始终呈匍匐状,在四根导线形成的狭小空间里缓慢向缺陷处移动,期间他必须努力控制身体的高度,防止头部因超出上方导线过高而引起导线释压……在百米高空、百万伏高压下,刘洪吉在汗水浸泡透了的屏蔽服里一步一个脚印探索、求学、研究、成长。

  “没有一项技能是天生的,因为热爱,所以专注。”2012年,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举办输电线路带电比武技能大赛。这样的机会千载难逢,刘洪吉主动报名参赛。

  赛前封闭训练正值七八月的桑拿天,刘洪吉在几十米高的铁塔上反复攀爬苦练。为提高爬塔速度,他把爬塔作业过程全部拆解,认真分析每个环节,反复测算上塔先迈哪只脚能节省十几秒,如何系安全带可以减少一个动作……在大赛中,更换单片绝缘子的项目中,从上塔到完成作业回到地面,他仅用时7分钟。

  虽是队里最年轻的选手,刘洪吉却凭着出色的理论和实操基础,沉着应战,稳定发挥,不负众望,获得了全国“电力行业技术能手”称号。

  再忆起那场比赛,让刘洪吉骄傲的不是成绩,而是大赛前的训练,让他真正理解了“精益求精、专注耐心、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为他成为一名出色的带电作业工人装上了强劲的引擎。此后,只要国网河北检修公司组织专业技能竞赛,刘洪吉一定是带电作业项目的冠军,同事们开玩笑说,“有他参加的比赛,不好看!毫无悬念。”

  “我喜欢广阔平原、高山大岭上蜿蜒的那一条条银线,我喜欢在野外作业时那种宽广的感觉,这里最适合我。”站在卓然耸立的铁塔上,刘洪吉幸福满满地说。

  ■刘洪吉联通隔离服

  3

  “我想创造出更好的作业方法”

  令人羡慕的成绩背后是扎实的基本功和对带电作业的深刻理解,这也让刘洪吉在工作中更加得心应手。

  2014年6月,为保证线路安全稳定运行,500千伏柏集线路急需更换大量零值绝缘子。这条线路同塔双回,导线张力大,绝缘子吨位大,更换过程异常艰难,刘洪吉主动请缨。作业当天,在500千伏强电场环境中,刘洪吉穿着厚重如铜丝“铠甲”般密不透风的屏蔽服,像钉子一样在导线上足足“铆”了两个多小时,4片零值绝缘子更换完毕后,他爬下铁塔,手套一倒,一大股汗水“哗”地流了出来。

  亲身实践过后,善于思考的刘洪吉快速总结出作业中存在的弊端,并琢磨着能否有更好的作业方法。为此,他白天一有空就向老师傅请教,晚上抽时间上网查找各种资料,之后又经过数十次的实践摸索,最终向班长提出了更换作业工具的建议,并制定出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新点子,不但有效保证了剩余绝缘子的更换安装质量,更使作业时间减少了三分之二。

  激情在实践中迸发,创新在探索中闪耀。这一次工作效率上的提升,引燃了刘洪吉技术创新的激情和信心。制作出500千伏防污绝缘子装拆工具,使更换绝缘子的作业效率提升三分之一;500千伏同塔双回沧骅线V串进电场方式及500千伏清保线路引流线吊篮进电场作业方式,两项作业方式均为河北南网超高压线路首创……一项项“新作”接二连三地从刘洪吉手中诞生。

  “对我们一线职工来说,创新不是什么远在天边的事。说到底,我想创造出更好的作业方法,使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能够更快捷、更方便地处理掉。”谈到创新初衷,这个有着10年带电作业经验的技术职工道出了创新的真谛。

  2015年,国网河北检修公司成立了以“刘洪吉”名字命名的创新工作室。之后,他带领工作室成员研发出“超、特高压输电线路笼式钢性跳线提线装置”“应用于高空悬垂作业的安全防坠装置”等创新成果30余项,其中“输电线路大型无人直升机巡检、物联网大数据智能管控”项目获得国家电网公司青创赛金奖,12项创新成果获省公司及以上优秀成果奖。工作室5人被评为线路带电检修高级技师,3人被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评为优秀专家人才,3人被评为该公司首席员工。

  2017年,刘洪吉开始带徒授艺。在入职不久的众多新人中,他选择了徐北方。在一次更换损坏间隔棒的带电消缺任务中,徐北方遇到了麻烦——500kV的四分裂导线截面积小、承重能力低,在间隔棒完好的情况下也是摇摇晃晃,作业人员一不留神就会翻倒,间隔棒损坏严重的情况下更是举步维艰,最终用了2个小时才成功完成任务,比平均时间长了近一倍。下塔之后,徐北方很自责,觉得工作没干好,不过有的地方确实没有好办法,就这样说了一路。“这就说明他在积极思考工作中的不足,想着要用新方法解决这些问题,其实这就是创新,我也是这么过来的。”刘洪吉回忆说。事后,刘洪吉和徐北方一起研究讨论,设计出了一种“分体式多分裂导线间距控制装置”,正在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已获受理。

  “拿着工具发呆,看着铁塔出神,不停琢磨事儿。”工友们说刘洪吉是“用脑子干活”。2018年,刘洪吉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在提到工作心得时,他说:“作为一名电力工作者,要与电相生相成,相因相生,哪怕有一点点技术上的进步,都会让在高空中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成倍提高,这是我奋斗的意义和方向。”

  4

  “人生,就是在不断突破自我中前进 ”

  近年来,随着国家交直流特高压电网飞速发展,带电作业也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刘洪吉和时间竞走,与自我较量,在一次又一次机遇和挑战中实现突破。

  2019年11月19日,在沧州黄骅滕庄子乡,刘洪吉成功进入1000千伏特高压电场,消除了线路缺陷,完成了河北南网历史上首次特高压线路带电作业,成为河北南网特高压带电作业第一人。

  为了万无一失,刘洪吉和团队提前进行了数十次的模拟试验,并在作业前提前勘察研究塔型,严格测算各项安全距离,对作业方案及组织措施、作业指导书等前后进行了数次修改,所有的工器具都提前进行合格试验,确保作业安全顺利。而在这背后更有河北南网几代带电作业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经验传承、潜心钻研和殷切期盼。

  顺利进入电场的一瞬间,刘洪吉只听到寒风和嘶嘶的电晕声从耳边擦过。“人生,就是在不断突破自我中前进。”他强迫自己抑制住内心的激动,稳步走上导线,“从这一刻起,在广袤的燕赵大地上,带电作业技术又有了质的飞跃”。

  胜利的喜悦还来不及沉淀,刘洪吉和他的团队马不停蹄又投入到新的、更大的攻关挑战中。6月18日,邯郸临漳县,±800千伏昭沂线(河北段),国网河北电力在世界上首次利用直升机对特高压直流线路进行带电消缺作业。刘洪吉以工作负责人的身份全权负责并全程监护了此次作业。

  “当时我就像钉子一样‘钉’在现场,目不转睛,虽然我没在直升机吊篮里,但我比作业人员还紧张,每个作业流程我都熟稔于心。我知道任何一次作业,只有整个团队配合默契才能顺利完成,我为团队的力量感到骄傲。”旷野上,高塔下,阳光普照,身着工作负责人红马甲、臂戴党员红袖章的刘洪吉眼神坚毅,仿佛看到更远的未来。

  “爸爸,小朋友问我您是干什么工作的,我都告诉他们,我爸爸是最厉害的‘蜘蛛侠’!”儿子崇拜的眼神让刘洪吉感动,也总会让他回忆起年少时仰望的那些银线“蜘蛛侠”。

  10年高空起舞,刘洪吉始终遵循“做好一名工人能做的”这句话,一步步从工人迈向工匠,把一个个不可能变成现实,接下来是第二个10年、第三个10年……

  ■文/本报记者高会坡 通讯员李宁远 图/本报记者郑荣玺

关键词:刘洪吉,电力,工匠责任编辑:杨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