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新闻

返乡创业!三位河北最美农民工的奋斗故事

2021-03-03 09:36:16 作者:解楚楚 来源: 河北日报
分享:

  美在返乡创业 美在助农增收——三位河北最美农民工的奋斗故事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农民工队伍中涌现出一批脱贫致富的先进典型,通过不懈奋斗促进农民增收、推进乡村振兴。

  2020年12月23日,由河北省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的京津冀最美农民工宣讲报告活动在石家庄市举办。活动围绕“爱岗敬业美”“品德高尚美”“工匠精神美”“创业带动美”“脱贫致富美”五美评选出50名河北省最美农民工。记者选取了我省部分脱贫致富领域的先进典型,通过讲述他们返乡创业的事迹,激发广大农民工就业创业热情。

  张昌花

  “女能人”回村创业带富乡亲

  她是从贫困小山村走出去的农民女儿,在乡亲们最需要她的时候,她毅然放弃了红火的事业,回乡挑起了整个村的脱贫重任。

  她就是张家口市万全区膳房堡乡菜山沟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张昌花。张昌花通过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引进澳洲彩兔养殖等创业项目,帮助50户贫困人口脱贫增收。

  菜山沟村曾是一个人均年收入不到2000元的贫困小山村。27岁那年,张昌花的母亲不幸查出卵巢癌,而不久后的一场车祸又无情地夺去了她父亲的生命,留给她的只有30多万元的外债和亟需治疗的母亲。

  为了还清外债,更为家里寻找一条生路,张昌花一边种地、养羊、开大货车,一边担任张家口建兴驾校的教练,同时承包了三辆教练车,开启了经营管理教练车队的创业生涯。经过一年多的苦干,张昌花不仅还清了外债,治好了母亲的病,还有了一定的积蓄,她一时成了乡亲们眼里的“女能人”。

  2011年底,事业处于上升期的张昌花回老家祭拜父亲,正赶上村“两委”换届选举。带着对家乡人的反哺之心,张昌花全票当选村主任。

  上任第一年,张昌花就带领群众完成了6000多平方米的通乡路建设,同时安装了14盏路灯,建设了占地1000多平方米的健身广场和2000多立方米的蓄水池,小山村一下子靓丽起来。

  脱贫攻坚,产业当先。为了寻找合适的产业项目,张昌花多次前往外地考察,最终决定利用半坝地区气候凉爽无污染的优势环境,以及村民过去丰富的养兔经验,引进澳洲彩兔养殖创业项目。

  2013年7月,张昌花成立了昌花养殖专业合作社,担任合作社理事长,村民全部进社入股,共享分红。同时,她还拿出全部资产作为抵押,贷款300多万元建起塞烽彩兔养殖基地,放养优质彩兔500组,存栏达2000多只,年效益100多万元,乡亲们每年人均增收1000多元。

  2015年,张昌花看到“草原天路”的迅猛发展势头,决定修建一条连接本村与“草原天路”的公路,发展乡村旅游业。在乡亲们的共同努力下,2016年11月,一条长7.6公里、宽7.5米的柏油路与“草原天路”接通了。如今,张昌花正着手样板房民宿建设,凭借紧邻“草原天路”的优势,带领村民大力发展特色乡村旅游业,在增收致富的道路上一直走下去。

  邱景霞

  “潮老太”巧手编织创业梦

  她只有初中文化水平,却在2002年大部分农民还不知道啥叫宽带的时候开启了网络销售;在手工编织生意做得风生水起时,她免费为村民培训手工技艺,带动周边乡村近500名剩余劳动力实现就业增收。

  她就是吴桥县有名的“潮老太”——吴桥县沟店铺乡徐庄村鸿鑫英手工坊经理邱景霞。

  今年58岁的邱景霞,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离开老家前往石家庄做起了鞋帽批发生意。

  一次逛商场中,邱景霞无意间发现各式各样用毛线钩织的工艺品走俏,她随之买来材料,用两周时间,将6双栩栩如生的“老虎鞋”呈现在商场工艺品部经理面前,对方当即向邱景霞预定了200双。就这样,邱景霞开启了手工编织的创业梦。

  2002年,邱景霞回到吴桥县老家,正式做起手工编织工艺品生意。如何扩大销售呢?敏锐的她发现电子商务潜在的巨大商机,于是买来电脑和智能手机,开办了网店,又跟女儿学会了打字上网。很快,一笔笔订单从全国各地接踵而来。

  邱景霞注意到,村里许多妇女没有收入。为了帮助大家谋得一份生计,2011年,邱景霞在村里成立鸿鑫英手工坊,并把家里三间平房改为生产车间,发动本县及周边的村民加入,手把手教大家钩织童鞋、棉被、帽子等工艺品。产品完工后,她再逐一检验,确认合格后,发给浙江义乌、山东青岛、上海等城市的手工艺品经销商。

  目前,该手工坊已发展加工点20多个,带动近500名农村剩余劳动力、残疾女性以及城镇下岗女工实现再就业,累计为国内外市场生产针织手工艺品10万余件,为员工创收70万元。

  2020年为应对疫情冲击,邱景霞开通了网上直播,面向全国免费教授手工编织技艺。

  “我是一个农家妹,现在宅在家没事儿做,想和你学钩针编织可以吗?”

  “当然可以,我的直播间免费教手工编织。”邱景霞回复。

  ……

  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邱景霞利用快手等直播平台,增加粉丝20多万人。看到越来越多的村民,靠一双巧手改变了贫穷命运,邱景霞欣喜地表示:“我将继续用自己的行动带动更多人脱贫致富,大家一起奔小康,过上好日子。”

  张 军

  果品种植开拓共同致富路

  他是一名90后农民工,顺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势,离开城市回家乡开启了种植软枣猕猴桃的创业之路。6年的辛勤耕耘,他让农业成为当地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他就是卢龙县张田各庄村软枣猕猴桃种植第一人——秦皇岛正朴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创始者张军。

  2014年,24岁的张军在秦皇岛市一家工厂工作之余,偶然关注到国家发布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相关政策,对家乡充满眷恋的他决定返乡创业。

  通过多方咨询,张军了解到辽宁省丹东市盛产一种软枣猕猴桃,它不仅果皮光滑无毛,营养价值高,而且每公斤售价到200元。看到商机的他经过多番考察学习后,最终决定引进该品种培育种植。当年,在家人的支持下,张军注册了秦皇岛正朴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并以每亩1000元的价格从村里流转了10亩土地作为种植软枣猕猴桃的试验田,以每株100元的价格购买了1000株软枣猕猴桃树苗。

  卢龙县当时并没有种植软枣猕猴桃的先例,张军成了该县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栽苗、搭棚、授粉、施肥,他都亲力亲为。他还在果棚旁搭建了一个简易小屋,方便随时观察记录。功夫不负有心人,2017年,张军种植的软枣猕猴桃产品在“红石沟杯”京津冀果王争霸赛上一举拿下金奖,种植和育苗面积也从最初的10亩发展为50亩,包含了早红蜜、龙成2号、大红袍、红贝等多个软枣猕猴桃品种,年收益达50万元。

  看着实实在在的收益,心系家乡百姓的张军开始琢磨如何推广软枣猕猴桃种植,带动周边老百姓共同致富。他提供了包括育苗指导、栽植管理培训和售后技术支持在内的一整套全链条式服务。

  截至目前,已有来自卢龙县刘田各庄镇、燕河营镇、卢龙镇、下寨乡等乡镇的50余家农户从张军这里购得软枣猕猴桃树苗,种植面积达到200余亩,带动就业100余人,按照今年价格亩创收七八万元。

  展望未来,张军表示,接下来,他打算逐步发展软枣猕猴桃采摘游,打造“农业+旅游”新业态,开辟增收致富新天地。 (河北日报记者 解楚楚)

关键词:最美农民工,奋斗,返乡创业责任编辑:杨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