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一针二针三针疫苗有何不同?一起苗苗苗,这些要记牢

2021-06-01 17:29:26 作者:裴妥 来源: 长城网综合
分享:

  截止到5月28日,全国各地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超6亿剂次。自3月27日超过1亿剂次以来,每亿剂次所需时间为25天、16天、9天、7天;而此次突破6亿,只用了5天,间隔不断缩短,这是疫苗接种的中国速度。

  我国正在使用的新冠疫苗包含一针、两针、三针三种不同的类型:分别是只打一针的腺病毒载体疫苗,打两针的灭活疫苗和需要打三针的重组蛋白疫苗,疫苗接种的选择更加灵活多样。

  那么,目前的三种疫苗都有什么特点,应该选择哪一种?面对巨大的需求量,我们的疫苗生产能跟得上吗?什么是新冠疫苗不良反应?出现后咋办?

资料图。来源:视觉中国。

  ▶▶三种疫苗各有什么特点?

  据了解,只打一针的是腺病毒载体疫苗。通俗地说,腺病毒像货车一样,可以搭载新冠病毒核酸片段,将其高效地送到细胞内表达抗原,单针接种就可诱导免疫保护反应。需要打两针的是灭活疫苗,这是大家熟悉的传统疫苗,它将活病毒灭活后作为抗原接种到人体,疫苗的成分和天然的病毒结构最接近。需要打三针的是重组蛋白疫苗,是将最有效的抗原成分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来制作成疫苗。尽管这三种疫苗类型不同,但都是安全和有效的。

  ▶▶三种疫苗应该怎么选?

  监测情况显示,我国新冠病毒疫苗的一般反应、异常反应发生率均低于2019年我国其它各类疫苗的平均报告水平。专家提醒,需紧急接种的人员一般选用一针的疫苗,其他人可以根据能够方便获取的疫苗类型以及自身的身体状况来选择。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世卫组织疫苗研发委员会顾问邵一鸣说:“体质比较弱、基础性疾病比较多的人,选择副反应低的疫苗类型,比如发烧比较少的蛋白疫苗或者灭活疫苗,就比选病毒载体疫苗mRNA疫苗更好一些。”

  ▶▶疫苗会不会对一再变异后的病毒没效果?

  现有的变异株仅是中和抗体的程度下降,但仍然还是维持在50%以上的保护率,所以说现有的疫苗可以应付变异病毒,但是很重要的是大家要快一点接种,因为病毒的变异会继续发生,要想阻断它变异,防止完全能逃脱疫苗的免疫监视的变异株,我们就要阻断它传播,不给它机会继续去变异。

资料图。来源:视觉中国。

  ▶▶如果真正发生了变异严重的毒株传播,为何说我国疫苗生产不用太过担心?

  专家表示,一方面我们要加快接种疫苗速度,阻断病毒传播和变异。另一方面,根据现有疫苗生产的机制,如果真正发生了变异严重的毒株,疫苗生产又如何应对呢?

  邵一鸣说:“已经在针对变异株研制新一代疫苗,我们国家灭活疫苗的技术路线特别适合快速应对变异株,因为整个疫苗供应不做丝毫改变,只是在投料端把原来的早期流行株换成现在对我们有威胁的变异株,一个生产周期,这一头出来的就是变异株的疫苗,所以说百姓不用担心,我们有足够的研究能力和生产能力,根据对变异株监控的结果,我们会做出相应的反应。”

资料图。来源:视觉中国。

  ▶▶接种新冠疫苗6个月后抗体会失效吗?

  距我国首批接种新冠疫苗时间已接近6个月,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邵一鸣介绍,相关数据分析正在进行中,初判约一半的人对病毒仍有一定防御能力;会根据追踪实验来确定已接种人群在什么时间进行加强针的免疫。目前最紧要的还是完成首次疫苗接种,尽快建立免疫屏障。“要想阻断病毒的变异,就要阻断它的传播,不给它机会继续变异。”

  ▶▶新冠病毒疫苗接种不良反应主要有哪些?

  从前期新冠病毒疫苗临床试验研究结果、紧急使用期间和附条件上市后大规模人群使用收集到的信息看,我国新冠病毒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新冠病毒疫苗不良反应中的一般反应,主要表现为接种部位红肿、硬结、疼痛等局部反应,发热、乏力、头痛等全身反应,是一过性的、轻微的机体反应,通常不需要治疗。从前期新冠病毒疫苗临床试验研究结果、紧急使用期间和附条件上市后大规模人群使用收集到的信息看,我国新冠病毒疫苗常见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与已广泛应用的其他疫苗基本类似,绝大多数为一般反应。

  新冠病毒疫苗不良反应中的异常反应,主要指造成受种者的器官或功能损害的相关反应,常表现为急性严重过敏性反应等,极少发生,需要及时就诊治疗。

资料图。来源:视觉中国。

  ▶▶接种疫苗后为什么少数人可能发生不良反应?

  疫苗接种后,在诱导人体免疫系统产生对特定疾病的保护力的同时,由于疫苗本身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受种者个体之间的差异,有少数受种者在接种后可能会发生不良反应。

  ▶▶发生异常反应后,个人通常需要采取哪些措施?

  如果怀疑为接种疫苗后异常反应,需及时到医院进行诊治,并向接种门诊、医疗机构或疾控机构咨询、报告。对需要调查、诊断或鉴定的,受种者应当按照要求提供既往病史、就诊病历等相关资料,配合后续相关工作。

  ▶▶哪些情形不属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一)因疫苗本身特性引起的接种后一般反应;

  (二)因疫苗质量问题给受种者造成的损害;

  (三)因接种单位违反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接种方案给受种者造成的损害;

  (四)受种者在接种时正处于某种疾病的潜伏期或者前驱期,接种后偶合发病;

  (五)受种者有疫苗说明书规定的接种禁忌,在接种前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未如实提供受种者的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等情况,接种后受种者原有疾病急性复发或者病情加重;

  (六)因心理因素发生的个体或者群体的心因性反应。

资料图。来源:视觉中国。

  ▶▶谁来报告新冠病毒疫苗不良反应?

  如果受种者怀疑不适症状可能与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有关,可向接种单位报告,也可向接种单位所在地的县级疾控机构或者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报告。如公众无法判定症状是否与接种疫苗有关,可咨询疫苗接种单位。

  接种单位、医疗机构、疾控机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疫苗生产企业是新冠病毒疫苗接种不良反应的责任报告单位。责任报告单位接诊医务人员和从事疫苗不良反应监测的工作人员是责任报告人,在接诊或收到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报告后,对符合监测和处置方案要求的,通过监测信息系统上报。

(据新华社、央视网、人民日报客户端等综合)

关键词:新冠病毒疫苗,变异病毒责任编辑:杨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