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记者郭甜肖 路钦淋
三夏时节,冀中平原麦浪流金。
6月22日上午10点,河北省辛集市马兰农场小麦育种科研基地,白花花的日头烤得人睁不开眼。麦田里,金灿灿的麦穗,随风轻摆,发出簌簌响声。
郭进考在马兰农场小麦育种科研基地麦田里调研。长城网记者路钦淋 摄
头戴草帽,脸庞和裸露的皮肤被晒得黝黑…… 齐腰高的麦田里,70岁的省育种首席专家郭进考轻抚着麦头,一遍又一遍,像在抚摸自己的孩子。汗珠从额头流下,他似乎也没感觉到,晒得黑红的脸上,微微泛着笑意。
因为一趟趟往麦田跑,他晒得“比农民还像农民”。
究竟往麦田里跑了多少趟?“记不清了,但一年365天,我一天也离不开它!”郭进考想了想又说,“我对小麦很有感情,只有和小麦在一起,才不会感觉精神空虚!”
6月21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东峰来到郭进考家中,关切询问农业科技创新情况,感谢他为研发小麦新品种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的重要贡献。长城网记者 张瑞雨 摄
6月21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东峰在石家庄市走访慰问获得党内功勋荣誉表彰的老党员、老英雄、老干部和烈士遗属等。王东峰来到郭进考家中,关切询问农业科技创新情况,感谢他为研发小麦新品种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的重要贡献。
“白面馒头,管饱!”
为何与小麦这么“亲”?郭进考说和自己小时候的经历有关系。
1951年,郭进考出生在河北省新乐市农家。当时,河北省的小麦亩产量还不足80斤。
“如果地里收成年年涨,能天天吃大馒头,那该多好!”一颗梦想的种子在年幼的郭进考心里埋下。
学农,可以解决老百姓的吃饭问题。没有丝毫犹豫,当求学机会摆在郭进考面前时,郭进考毅然选择了农校。两年学习,也让他对“科学”的概念逐渐具体清晰:要好收成,先得有好种子!
1973年初,石家庄地区农科所(现石家庄农科院)成立,刚走出校门的郭进考被分配到这里工作。那时的农科所很简陋,单位没有生活用水、取暖设施,也没有像样的办公室,找几块砖垒起来,搭上一块木板当办公桌,而所谓的试验田,也不过是滹沱河边的沙荒地……
“农科所条件虽差,但只要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就一定能闯出一片天地。”年轻的郭进考下定决心,一定要实现“白面馒头,管饱!”的目标。
在“一无育种资源,二无试验设备,三无研究资金”的状况,郭进考和同事先后拜访了40多位专家,请教同行,搜集了500多份育种材料,做了10万多字的学习笔记。没有像样的试验田,他就找到辛集市马兰村,村里无偿提供土地、劳动力帮农科所搞实验。
就这样,在马兰农场,郭进考一干就是48年。
麦田里,金灿灿的麦穗,随风轻摆。长城网记者路钦淋 摄
“总要挨试验田近点,我才踏实”
下田,下田,再下田!
每年到选种关键时期,小麦一天一个变化,郭进考就吃住在试验田旁边的科研所办公室里,“总要挨试验田近点,我才觉得踏实”。
为了抓紧时间、分秒必争,郭进考节假日也不回家去,一直守着试验田,还经常端着饭碗蹲在一棵小麦单株旁,一边吃一边观察。
“忙起来,不知道啥时是周末、啥时是假期,脑子里只记着小麦的生长周期。”郭进考不喜欢有人在农忙时来打扰他,在田里干活时,总是拉低帽檐蹲在田间,整个身体就藏在麦田里。
不知不觉,对育种的热爱融入了郭进考的骨子里。上世纪80年代,华北地区缺乏早熟丰产的小麦品种。为此,郭进考确定了“抽穗早灌浆快实现早熟性,增加穗数提高丰产性,增强耐旱性提高广适性”的育种理念。
从开始育种到成品推广,整个过程需要10年甚至更长时间。就拿小麦育种来说吧,一年中的9个多月,无论风吹雨打、烈日酷暑,都要蹲在地头上,粒播、观察、记录、测试和进行研究。“最关键的是,一年只能做一个周期试验,整地、施肥、播种、管理、收割、脱粒、考种,一个环节出了问题,数年工作就有可能就白做了。”
从上千个原始材料确定亲本,选择出符合要求的优良株系,再进行初级产量比较、品系产量比较、大区产量比较……功夫不负有心人,1990年,郭进考培育出的“冀麦26”,实现了小麦亩产从当时的二三百公斤到亩产四百多公斤的跨越,也因为这粒种子,他登上了国家科技进步奖的领奖台。
因一颗种子而获得国家科技进步最高荣誉,这个品种有多厉害? “ 推广面积最大、推广速度最快、增产效益最高!”郭进考自豪地说,“这对保障人吃饭问题非常重要!”
郭进考率领技术团队培育出的具有节水、抗倒、抗寒、高产等特点的超高产品种“马兰1号”通过省级审定。图为专家考察现场。
“搞育种研究是辛苦,但我从没后悔!”
“冀麦26”取得的辉煌成绩,并没有延缓郭进考育种研究的步伐。他深知,“小麦生产还没有到可以高枕无忧的时候”。
“冀麦38号”“石4185”“石家庄8号”“石麦15号”…… 48年,麦海淘“金”,郭进考带领的团队已育出小麦新品种23个,5次摘得国家科技奖,累积推广近4亿亩,增产小麦105亿公斤,节水125亿立方米。
成果还在延续。2021年,他率领技术团队培育出的具有节水、抗倒、抗寒、高产等特点的超高产品种“马兰1号”通过省级审定。6月11日,邯郸魏县“马兰1号”节水高产示范田实打实收,3.59亩小麦平均亩产801.42公斤,成为名副其实的节水超高产品种。
“搞育种研究是很辛苦,也很有风险。很多人可能一生都得不到一个成果。但从进入农科院的那一天起,我从没后悔!”郭进考说。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粮食安全从“吃得饱”向“吃得好”发展,如何实现小麦更优质?郭进考又开始了探索……
“老一辈科学家们七八十岁都坚持拿尺下田,做研究,这是育种人的良心和责任。”郭进考认为,在农业领域,能否在自己手中出成果并不重要,端牢“中国饭碗”保障粮食安全,最为重要。
节水优先、优质专用、高产稳产、绿色高效,这16个字,定为郭进考今后育种的方向。长城网记者路钦淋 摄
“有人说我是‘麦王’,我哪里是什么‘麦王’,我只甘做‘麦田守望者’……”
数字会说话。在郭老扎入育种行业的48年中,第一个10年,他培育的“冀麦26”,让小麦亩产实现中低产到中高产跨越;第二个10年,他培育的“冀麦38号”将河北省小麦产量带入“亩产千斤”时代;第三个10年,他培育的“石家庄8号”、“石麦15号”实现了“一水保千斤”;第四个10年,“马兰1号”亩产超过800公斤……择一事,做一生,郭老以忠诚奉献的赤子之心,书写了一段种子高质量发展的精彩故事。
人物小传
郭进考,1951年生,1973年进入石家庄市农科所工作,现为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省小麦育种首席专家。今年已经70岁的郭进考已有43年党龄。永远跟党走是他的坚定信念,培育世界领先的小麦良种是他的不变追求。他先后获得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先进工作者、河北省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等一系列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