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培育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792家,总数达到1.1036万家;
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达到515家,入库高新技术企业后备培育企业300家;
技术交易额达30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50%……
“三创四建”活动开展以来,邯郸市聚焦协同创新、主体培育、成果转化3项重点任务,完善分工协作、政策帮扶、市县联动、督导考核等工作机制,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今年力争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1.5%,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8%;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65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总数达1.17万家。
协调联动——
以政策为导向强化帮扶助创新
“公司2019年高性能量子点纳米新材料的研究及产业化开发项目,获得邯郸市科技补助资金65万元,有力支持了项目建设。”魏县聚邦公司负责人深有感触地说。
企业要发展,政策是关键。为加快推动创新型邯郸建设,邯郸市“三创四建”活动协调推进小组印发了《关于大力提升全市科技创新能力的实施方案》,为建设创新型城市制定了路线图和时间表。
作为牵总部门,邯郸市科技局紧扣产业发展方向,通过深入企业,开展精准帮扶,着力破解企业创新发展、产学研对接中遇到的困难。市科技、发改、工信、统计等部门协同联动、统筹推动,有效促进各类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最大限度发挥政策推动叠加效应、引导和激励作用。
为尽快打通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邯郸市科技局组织开展了全市研发投入攻坚行动,通过培训辅导,指导企业做好研发投入归集工作;建立分包联系机制,对口分包联系县(市、区),加强对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等重点任务业务指导,形成部门配合、全员参与、系统协同、共同推进的工作合力。
与此同时,4月份,邯郸市科技局开展精准帮扶科技暖企行动,深入到103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摸排需求线索174项,现场解决问题52项。今年以来,该局相继推出《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科技创新工作的若干举措》《为各类科技企业提供便利化服务》《开展疫情防控技术及产品研发》《科技支持受疫情影响的高新技术企业和省级高新区发展若干措施》等便民利企措施,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科技企业技术创新。
邯郸市科技局局长安凤玲告诉记者,企业的需求就是制定科技政策的导向。邯郸市科技局通过专家辅导、专题指导、座谈交流等方式,提高科技政策知晓度和覆盖面,帮助各类创新主体充分了解政策、用好政策,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协同创新——
以成果转化为目标激发实现新突破正是科技创新,激活了企业发展的一池春水。
曾荣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晨光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完成的“棉籽综合利用关键技术创新及产业化”项目,攻克了棉籽综合加工产业中存在的油脂酸价不稳定、碱炼过程含溶剂物料易燃爆、皂脚溶残难脱除等关键问题,实现了蛋白资源高效利用、提升了棉籽油、棉籽蛋白提取率,创建了国内首条规模化、自动化棉籽综合加工生产线。目前,晨光生物已建成3条生产线,2020年实现销售收入10个亿,棉籽资源综合利用率提高到94%以上,提升了国内棉籽深加工行业的技术水平。
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制胜法宝,也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在协同创新方面,邯郸市用足用好京津创新资源,对接大院大所、央企,引进高端人才、先进技术、战略投资者,加大促进京津研发成果在邯郸转化孵化。市政府加强与科技部、省科技厅对接,组织申报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28项、省级科技计划199项,以项目实施推进校企科技合作。邯郸市还建立了企业需求服务台账,对接科技部科技人才中心,启动科技领军人才驻企帮扶试点建设,帮助企业引进人才、技术和成果。
在“三创四建”活动创新创业专题新闻发布会上,邯郸市科技局四级调研员张慎中向媒体介绍说,下一阶段将重点推进北京大学邯郸创新研究院生命科学中心产业基地建设,北京科学技术研究院、科大讯飞和丛台区合作的数字丛台工程建设以及国家遥感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方基地邯郸分中心建设,充分借助京津优势科技创新资源,提升协同创新能力,打造京津协同创新的典范。进一步推进焊接钢管、煤炭保护性开采等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推动铸业铁基新材料、紧固件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加强同京津高校、科研单位、高新技术企业的科技战略合作。
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是目标。今年3月,魏县凯盛君恒有限公司紧急安排一批5.0中性硼硅药用玻璃管原材料,与国内制瓶企业合作加工生产了1000万支疫苗包装用玻璃瓶,无偿提供给国内开展新冠病毒疫苗研发的单位使用,以实际行动支持我国新冠病毒疫苗的研发项目。
邯郸市推动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合作攻关加快技术成果转化;支持高校、科研院所贴近企业需求,开展技术交易,转化科研成果。围绕“532”现代产业体系,组织实施市级科技计划项目67项,申报省级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8项。推进技术合同登记,培育国家级技术合同登记机构1家、省级17家,推行技术合同认定登记便利化、信息化,为企业承接成果转移提供便利条件。重点支持邯郸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创建国家农业高新区,实施“百城百园”专项行动,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建设;支持丛台区争创省级高新区;组织开展科技创新创业大赛,筛选转化一批高新技术成果;完善科技特派员制度,加大特派员选派力度,组织推广一批先进适用技术成果,让科技成果在全市遍地开花。
主体培育——
以县域跃升为抓手为发展注入新动力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企业的生产影响很大,邯郸慧桥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复工复产后存在研发资金短缺等困难,邯郸市科技局了解情况后,安排市级科技重点项目资金54万元,支持企业加速开展“双组织合金钢锤头产业化技术”新产品研发,网上指导企业申报省级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和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项目。企业在疫情期间开发“可焊性耐磨双金属复合材料生产技术”“CADI高性能耐磨合金件”等新技术、新产品20余项,该企业由传统制造厂转型升级为高技术金属材料研发生产企业,产品走向了国际市场。
实施科技创新,主体培育是关键。邯郸市科技局安排1000余万元科技资金对新认定和重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给予研发补助,支持企业建立科技研发平台,对新认定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给予400余万资金支持,引导鼓励其减免疫情期间入驻企业租金,服务企业技术创新。
狠抓主体培育,强化项目支撑。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和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采取梯度培育、差异扶持的定向帮扶措施,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总量增加、规模做大、实力做强。根据疫情防控需要,以视频互动、微信群、云平台等方式保证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认定工作不间断,通过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100家,新备案国家级众创空间3家,培育省级技术创新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重点实验室30家。
强化主体培育的同时,积极推进县域科技创新跃升。2019年曲周县在全省科技创新监测评价排名跃升至A类县,全省第十名,全市唯一。曲周县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局长陈金全介绍,曲周县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3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总数达到657家;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以“全省第一,全国第三”的成绩通过了科技部评估;3家企业上榜2019年首批河北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创新的基础在县域,难点在县域,活力也在县域。邯郸市科技局对曲周县、成安县、肥乡区省级创新型县试点建设给予立项支持。指导各县(市、区)制定和实施跃升计划,促进县域主要科技指标大幅提升。围绕县域特色产业发展,支持行业龙头企业牵头、骨干企业参与,联合市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组建22家市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为产业上下游协同创新搭建合作平台。
采访中,邯郸市科技局区域创新处处长张亮说,从去年开始,我省启动实施县域科技创新跃升计划,建立了涵盖5大类17项科技指标的县域科技创新监测评价体系,将县域创新能力划分为A、B、C三个等级,每年对全省168个县科技创新能力进行排名,根据排名跃升情况给予专项奖励。2019年度,邯郸市有10个县(市)科技创新实现跃升,争取专项资金2400万元,跃升县数量、争取资金额度均居全省首位。
今年,邯郸市把县域科技创新跃升作为“三创四建”活动重要内容,将继续坚持分类指导、补强短板、典型带动原则,实施县域科技创新试点示范工程,支持A类县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技术创新体系,鼓励B类县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引导C类县壮大区域特色产业。建立完善县(市、区)县域科技创新跃升指标数据库,指导各县(市、区)分析和查找不足,采取针对性举措,加快补强短板,推动更多的县(市、区)实现类别跃升、排名跃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