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走进河北灵寿县枣园村,昔日光秃秃的荒山坡已是层林尽染,果树满目;村内宽敞的街道两旁边,笔直的电杆、整齐线路、耀眼的路灯、时尚的文化小广场呈现在面前。
“过去俺村可是穷得叮当响,沙板地,秃山坡,缺电少水,遇到旱年苗就安不上,别说奔小康了......!”提起当年的情形,村党支部书记申国造一脸无奈地说。
枣园村,是河北灵寿县深度贫困村,地处该县西北部深山区。2016年全村110户354人,其中贫困户49户157人,低保家庭15户,痴呆、残疾21人。2016年3月,河北灵寿县供电公司帮扶工作队进驻该村后,展现在他们面前的是干渴的土地,光头秃的山坡。村民发展环境恶劣,收入微薄,脱贫底气和信心不足,有的农户还处在温饱的边缘。一次次的走访,一户户的调研,驻村扶贫队得出一个结论:枣园之所以没能摆脱贫困,都源于该村的生活、生产设施滞后,水利“命脉”薄弱。“由于基础薄弱,村民门吃不上自来水、种不出高产田;由于低水不能高调,农田荒芜、山场废弃,村民们说,缺水问题是枣园的穷根子!”驻村书记谢银贵介绍说。
“针灸重在针穴位,治穷重在治穷根!”对此,扶贫工作队从拔掉枣园村的穷根子入手,经与与村双委和村民代表研讨论证和多方考察,及时确立了兴办水、电,开发荒山林果业的工作思路,并及时设计工程方案。
为解决项目用电难题,灵寿县供电公司及时筹集人力物力,加快电力配套。当年7月,面对山高沟深交通不便的施工环境,扶贫工作队与十多名施工人员,冒着38摄氏度高温,硬是人推肩扛,把千斤的电力物资运山来,及时为该村新上200KVA变压器2台,改造高低压线路13千米。同时,协调水利部门打了3眼机井,铺设3500米管道。
电增了,水足了。村民首先用了自来水,257亩耕地实现电灌化,促进农业增收和农民增效。穷根子初步被拔掉。初次获得发展甘霖的民们底气足了,精气神来了!在扶贫工作队的引领下,凭借着优越的水、电资源,在高山峻岭上劈山填沟,挖坑植树,在短短的几年间相继开发和种植核桃、板栗3000余亩。
“申吉平家是俺的低保户,也扶贫工作队首批帮扶发展板栗的收益户。现在他家最初种植的15亩已进入挂果期,去年收入7800元多月,按现在的行情,果树进入盛产期年收入就能达到2万多元。”申国造还介绍说,水电充足后,扶贫工作队还帮扶25家贫困户新上了红薯深加工、柴鸡养殖,去年新增收入21万元,进一步延伸和拓宽了农民的致富渠道。
以上项目实施,许多农民提高自我造血功能,并逐步走向致富路。可一无劳动能力,二无其它经济来源的21位痴呆、残疾人怎么办?
为稳定以上特殊贫困人员的经济收入,218年3月,扶贫工作队主动调第三方投资,利用该村山场广阔、阳光充足的自然优势,在该村二十母岸山坡上实施了光伏发电站扶贫工程。灵寿公司及时配套400千伏安变压器1台,铺设线路2.1千米,使电站及时并网发电。”该电站装机容量250千瓦,年发电约24万度,其收入全部用于丧失劳动力的痴呆、残疾特困家庭,保障其经济拉来源的长期性和稳定性,去年,每户已获得电站发放补贴3700多元。
之后,扶贫工作队还借助美丽乡村建设有利时机,主动出击积极跑办,先后为该村修建和硬化入村主路3000米、入户路6500米。并通过其他渠道,为该村建设了小广场、置办了健身器、安装路灯等设施,有效改善和优化村民的生产、生活环境。
“俺村现在已提前脱贫摘帽,孤寡、残疾者,每年还能稳拿电站提供的生活补给,真没料到,俺们这个穷山沟,遍地盛开了幸福花!” (纪万明 李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