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新媒体记者 冯硕 许艳艳
提起泊头火柴,很多人印象深刻。创建于1912年的泊头火柴厂改写了国人依赖“洋火”的历史。随着时代的变迁,火柴的应用场景逐渐萎缩,2006年,曾是“亚洲最大”的火柴生产厂家泊头火柴厂停产。
泊头明光火柴厂厂长田向农讲述火柴背后的故事。长城新媒体记者 冯硕 摄
“1991年我到泊头火柴厂工作,一直到企业停产,我对火柴有着很深的感情,百年沉淀下来的老手艺不能就此失传,于是我带着老厂的20余人重新办起泊头明光火柴厂。”7月5日,泊头明光火柴厂厂长田向农这样对记者说。
在沧州市西南37公里的泊头明光火柴厂展示馆内,几十种火柴整齐摆放在陈列架上。有历经百年的民用火柴,有近些年推出的文艺火柴、脸谱火柴、珍藏工艺火柴,还有出口欧美的壁炉火柴。火花(外包装图案)品目繁多,既有上世纪畅销的“泊头”“红工”“永华”,也有与电影、脸谱、山水风景等结合的新设计,令人眼花缭乱。
泊头明光火柴厂的展示馆内,火柴样式繁多。长城新媒体记者 许艳艳 摄
“2009年,泊头火柴制作技艺被列入河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6年之前,我把精力都放在了保留火柴制作技艺上面,生产的多是民用火柴。”田向农话头一转,“随着时代的发展,消费者对于火柴的包装、品质和文化元素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就想,咱火柴还能怎么做文章?”
田向农将创新的想法向六七名核心团队成员分享后,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讨论起来,“怀旧派”觉得,有不少人对泊头火柴有感情,可以将泊头火柴厂的老照片印在火柴盒上,推出礼盒包装;“文化派”则推崇加入脸谱、山水画等传统文化元素。
“从形式上下手,是个不错的开头。”田向农深知,要想让火柴在新时代迸发新生机,创新势在必行。结合团队的意见后,田向农先从“怀旧”着手。
忙碌的火柴生产线。长城新媒体记者 冯硕 摄
“有了思路,设计起来也不会太困难,我就自己摸索着寻找这些老照片、老火花,联系印刷公司,六七个人分工合作,用了2个月的时间,制作出了这套‘百年记忆’。”
田向农缓缓打开写着“百年记忆”的黑色礼盒,10个普通大小的火柴盒分两行依次排开,每一盒的火花是不同时期泊头火柴厂的老照片,既有员工合照,也有厂房建筑、车间设备等。
“之后,创作灵感源源不断,比如在火柴及火柴盒大小、火柴头颜色上做调整,改变火柴盒材质、附赠书签大小的泊头火柴厂老照片等。”从2016年起,田向农带领团队每年推出1-2款新产品。2019年,他们推出的2款珍藏工艺礼品火柴在河北省文创和旅游商品设计大赛上获“最具河北特色奖”。
获2019年“最具河北特色奖”的珍藏工艺礼品火柴。长城新媒体记者 许艳艳 摄
从民用火柴到文创产品,一次次的创新与改变也实现了经济效益的提升。“年产各类火柴2万余箱,除供应国内市场外,也远销美国、荷兰、尼日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田向农说。
“下一步,我们打算推出立体火柴,效果类似于打开后有立体图案的贺卡。这样的火柴可应用于生日、庆祝等场景。”
点亮一根火柴,火花肆意跳动,点亮记忆,也点亮未来。田向农和伙伴们在微光中探索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