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

【走近河北大工匠】机床专家靳小海:20年专研铸就“大工匠”

2020-07-20 11:13:56 作者:张艺萌 来源: 长城网
分享:

  开栏的话:日前,“2020年河北大工匠年度人物”名单出炉。在这10位大工匠中,有“机床专家”靳小海、“工业机器人应用达人”的印超、“用绣花功夫雕琢最美的雕塑大咖”曾维林、“让三尺讲台绽放光芒的最美教书匠”王文霞,“蓝领专家”刘少辉……

  他们每个人都是具有高超技能、技艺,专心、专注、专研于某一领域的非凡劳动者;都是不断推进工艺改造、技术革新,把产品做细致、做精致、做极致的突出创造者;都是坚持传统工艺、技艺,将传统手工艺发扬光大的、百年老店式的卓越传承者。

  五一期间,长城新媒体特推出【走近河北大工匠】系列报道,讲述河北大工匠的“匠心”故事。

  长城新媒体记者 张艺萌

  “门外汉”到“河北大工匠”需要多久?靳小海的答案是:20年。

  河北太行机械工业有限公司高级技师靳小海。(资料图)

  靳小海是河北太行机械工业有限公司高级技师,他带领的“靳小海创新工作室”是省级劳模创新工作室,获得全国工人先锋号等多项荣誉。

  扎根生产一线二十年来,靳小海用匠心书写了“数控传奇”。

  从半路出家到“河北大工匠”

  1996年7月,优秀毕业生靳小海进入凌云太行公司,但他没有想到,自己堂堂计算机应用专业高材生竟会从生产调度员做起,甚至最初几年还“种过大棚,养过鸭子”。

  1999年公司主导军品定型投产,订货量攀升,生产一线急需人手,靳小海在2000年4月被调到生产一线,开始从事数控加工生产。

  靳小海正在研究图纸。(资料图)

  都说跨界,但这跨度太大了。虽然难度不小,但靳小海还是决心干出个样子。

  信心满满,但现实很骨感。刚到数控机床岗位时,靳小海连基本的工具都认不清,常常把钻头当成铣刀;而在大家看来是稀松平常的图纸,靳小海却得从零开始。

  靳小海就把大家都当做老师,先后自学了《机械制图》《车工工艺学》《数控编程》等专业知识。

  在学习过程中,他想尽各种办法解决问题:为了对三视图投影关系有感性认识,他用手电筒照射投影;为了查看剖视图的轮廓,他请线切割师傅帮忙,将废品零件照图剖开;就连爱人也被他动员起来,帮他查资料,提问题,督促他学习。

  功夫不负苦心人。2007年,靳小海被授予河北省职工创新能手荣誉称号;2008年,靳小海荣获河北省技术能手称号;2009年,靳小海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20年,靳小海荣获“河北大工匠”荣誉称号。

  从打破垄断到创建“工作室”

  2007年初,凌云太行公司承担了350公里动车组制动器关键零件国产化的试制攻关任务。按照要求,高铁制动系统螺栓外径精度公差要求0.02毫米以内,如果做不到,就只能依赖进口了。要完成这项任务,靳小海和同事们面临两道难关:

  其一,340毫米长的不锈钢材质螺栓,硬度大,用普通刀具加工,磨损厉害且易折断,致使产品加工精度公差远远超出标准。其二,更主要的是,由于缺乏相关生产参数,无法实现批量生产。

  靳小海在车间。(资料图)

  为了解决加工刀具的问题,靳小海找来瑞典、美国、以色列等国的30余种刀片逐一试验,最终在不断调试中筛选出一套合适的刀具方案。

  为控制0.02毫米的公差,靳小海又创造性地摸索出一套“两步走”螺栓加工工艺:粗精分开,二次修正。具体到操作中,就是先进行螺栓径向留量粗加工,再进行精加工,并制定出相关参数。

  刀具找到了,数控程序有了,靳小海试制出的产品全部达到德国铁路行业检测标准,打破了国外垄断。

  2015年底,“靳小海创新工作室”正式创建,靳小海带领团队,紧紧围绕新产品试制攻关、工艺难题攻关、技能人才培养3项重点开展工作。

  参与研制河北首台全自动口罩机

  庚子年初,疫情防控,口罩生产告急。

  2月12日,凌云太行公司接到紧急任务:以最短的时间研制生产口罩机。这对于凌云太行公司而言是一项崭新的任务,对于靳小海而言更是从未接触过的陌生领域。

  “一台口罩机有500多种零部件,光工序就有1000多道。从材料到工艺都是新课题,我虽然有20多年的技术经验丰富,但依然觉得这是一个重大的挑战。”靳小海说。

  靳小海在车间。(资料图)

  2月17日临近下班,下料班的师傅拿着几根透明圆棒找到靳小海:“你看看这种材料见过吗?”靳小海拿起一根看了看,摇了摇头,“不认识。”原来这种材料叫PU棒,公司还从来没有加工过。但用这种材料加工的出料胶辊是口罩机的关键零部件,由它牵引口罩面料移动,是口罩本体生产工序和耳带焊接工序的中间环节。

  靳小海仔细端详起手中的PU棒,忽然想起之前在查阅资料时,误以为硬度与硬塑料相仿,但加工起来难度要大的多。

  大规模加工即将开始,如何破局?得拿出一套可行的加工方案。

  靳小海放弃了下班,立即带着原材料赶回工作室,连夜进行技术攻关。

  心有牵挂难入眠,这是靳小海多年以来的工作习惯。在工作室的长椅上辗转一夜,捱到天亮后,靳小海又着手开始设计刀具,通过多次实验,最终攻克了口罩机研制生产中这一项关键性技术难题。

  2月27日,由凌云太行公司科研攻关团队研制开发的首台全自动口罩机正式下线,这也是河北首台全自动口罩机。

  从接到紧急研制任务,到首台全自动口罩机下线,仅仅用了15天。

     从数控车床摸索编程,到摘得第三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河北赛区数控车工职工组第一名,从打破高铁制动系统关键零部件国外垄断到实现国产化、自动化,从临危受命到15天拼出全自动口罩机……靳小海用匠心书写了一段人生传奇。

关键词:河北大工匠,靳小海责任编辑:杨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