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

河北大工匠|姜秀鹏:匠心筑就冬奥精品

2021-05-10 09:07:52 作者:刘雅静 来源: 河北日报
分享:

  匠心筑就冬奥精品

  ——记中铁建工集团北京2022年冬奥会张家口赛区奥运村及场馆群工程项目经理姜秀鹏

  查看工程进展情况,是姜秀鹏(右一)每天的工作常态。河北日报记者 刘雅静摄

  4月29日,塞外的崇礼,雪花飘落,凉风习习。

  此时,中铁建工集团北京2022年冬奥会张家口赛区奥运村及场馆群工程项目经理姜秀鹏,如往常一样奔走于各场馆的施工现场。

  “现在就是纠细节,比如收边收口是否细致,造型是否美观,我们在不断完善,让成品更加尽善尽美。”姜秀鹏笑言,“就是在给自己挑刺儿。”

  正是秉承着匠心,对完美的追求,姜秀鹏从一名见习生到总工,再到项目副经理、项目书记,成长为独当一面的项目经理。这个80后的年轻建设者,在基层一线度过了13个寒暑,收获了一个又一个荣誉。近日,他又被评为“2021年河北大工匠年度人物”。

  七年南极项目

  练就一身本领

  2007年,研究生毕业的姜秀鹏成为南极中山站项目的一名见习生。

  “特别荣幸,一是这个项目意义非凡,二是在这个项目中得到了历练。”提起往事,姜秀鹏难掩激动。

  科考站所有的施工材料都靠雪龙号运输,每次去南极,项目部至少提前3个月做方案。从材料的准备、采购、选样,到报表、图纸、合同,再到装船、卸载……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有一丝闪失。

  “必须细致入微,哪怕缺一根钉子,科考站的工作就会耽误一年,没有任何机会让你再次补漏。”姜秀鹏强调。

  即使这样,仍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有一次,预制板在运输中磕坏了,只能在现场浇筑。但是南极天气多变,风速大、温差大。超低温使混凝土改变了特性,迟迟不能凝固。

  “再难也必须攻克。”姜秀鹏与南极站的同事们废寝忘食,反复沟通、试验。他们按照3∶1的配比往相同的水泥中加入灌浆料,做了三个试块,对比混凝土、带灌浆料的混凝土和灌浆料三者在低温下的凝固效果。经过17个小时的连续试验,带灌浆料的混凝土早早凝固了,而且硬度丝毫不亚于其他两个试验块。回国后,项目部对从南极带回来的新混凝土做了化验,竟然比国内的混凝土强度高出两倍。这项技术得到了权威部门的认证,获得了住建部科技评比一等奖。

  “南极站项目”遇到的难题不仅仅这一个,姜秀鹏把七年的青春奉献给这个项目,回报他的是自己成了一名“全面手项目经理”。

  攻克技术难题

  筑梦“雪如意”

  2018年,2022年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三场一村”的建设重任落到了姜秀鹏肩上。

  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的设计一经问世便令世人叹为观止,成为世界上首个采用全钢筋混凝土超长框架结构、首个在顶部出发区设置大型悬挑建筑物的跳台滑雪场馆,拥有世界上最长的跳台滑雪赛道。

  “简单来说,‘雪如意’的技术难题主要是顶部悬挑的顶峰俱乐部和中间架空的弧形滑道。”姜秀鹏说,这样的设计方案在国际上属首次,没有经验可借鉴。

  顶峰俱乐部直径80米,悬挑部分距离地面37.5米。如何把它制作完美并悬挑在山顶,考验着姜秀鹏和他的团队。

  “它的顶部是个圆形,拼装的过程需要每一个点都必须非常精细、完美闭合。悬挑设计更是要反复验算整个受力。我们经过多次论证,反复推演、模拟,最终通过39根钢结构把它撑起来,然后卸载在山顶。”姜秀鹏骄傲地说,每一道工序,他们都做到100%合格,最终安装的偏差不到2厘米,远远小于标准偏差5厘米。

  另一个难题就是架空在山谷中的滑道。

  “雪如意”的滑道架空在山谷,三面环山,形成“避风港”,极大地提高了运动员比赛的舒适度。最高的架空高度达到30米,坡度最高达到37度,这给施工带来极大挑战。

  “我们用了136根桩柱,因在山谷中,桩柱高度都不同。”姜秀鹏介绍,桩柱最高达30米,最深的桩基深20多米,相邻桩顶高度最大相差11米。

  136根桩柱就是136道难题。令姜秀鹏自豪的是,他和他的90后技术团队一路攻坚克难,仅700多天,用136根桩柱将168米长的赛道架在了空中,完成了世上独一无二的滑雪跳台。

  创新施工方案

  匠心筑造精品

  滑道所处山体,地势起伏大、基岩风化界面程度不一。要在高达110米的山体边坡施工,土方量庞大、支护范围广、作业面狭小、安全风险大。

  “雪如意”顶部最高点与底部地面的落差达160多米,物料垂直和水平运输艰难。为了在施工建设全过程中贯彻“绿色办奥”理念,姜秀鹏舍弃砍伐5000余棵林木修建运输道路的方案,改为采用5座动臂塔吊组成的特种塔机组相互传递的方式,逐步将建材运到指定位置,成功克服了坡度对施工的制约;通过山地转换梁支撑体系、大悬挑钢结构吊装单元模块划分等措施逐步攻克难点。

  这种施工方法直接导致效率降低,为了按时完工,姜秀鹏增加施工人数,延长作业时间。

  在项目建设中,姜秀鹏带领团队不断学习、攻克难题,通过BIM全生命周期应用、塔吊防碰撞系统、高支模变形监测技术、自动喷淋降尘除霾系统、全视频监控等智能技术,节约用钢量50%,节约木方约315立方米。

  站在“雪如意”顶峰俱乐部远眺,“三场一村”尽收眼底。“作为一名建设者,我将以工匠之心继续筑造建筑精品。”姜秀鹏说。(河北日报记者 刘雅静)

关键词:工匠,匠心,冬奥精品责任编辑:杨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