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长城网 > 燕赵风采

退役军人贾德利: 做雷锋传人 当行业标兵

2022-06-29 15:09:57 作者:程峰典 张雪璨 雷意 来源: 长城网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通讯员 程峰典 张雪璨 雷意) “做人要以德为先、孝为本。我的名字中有个德字,弘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以德做人、以德建队、以德建院、以德为老,传承中华传统美德。这是我老贾的八德。”近日,在石家庄市长安区银隆养老院,我们采访了两次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养老院院长、退役军人贾德利,虽然前不久他刚做了手术,但依然精神饱满,见面时,他正忙于整理个人资料,准备去街道居委会办理优待证。打开书柜,映入眼帘的是几十本荣誉证书和十几枚奖章,还有几本厚厚的宣传他个人事迹的新闻报道剪贴本,所有这些是对他几十年坚持传承雷锋精神、勇当行业标兵的真实写照。

  把雷锋精神定为个人成长坐标

  1971年1月,贾德利从石家庄参军到原北京军区某部服役。在部队期间,贾德利曾做过军需修理工、炊事员、班长,学过驾驶。他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当军需修理工时,他经常利用业余时间下连队为战友们缝衣补鞋。在调到炊事班工作后,为了让战士们能吃到可口的饭菜,他苦练厨艺,蒸馒头、炸油条,南北方风味炒菜,十八般武艺样样拿得起、放得下。看到战友们进饭堂哈哈笑,上操场嗷嗷叫,他的心里乐开了花。当班长带兵严如慈父,亲如兄弟。半夜起来为战士们盖被,遇到战友生病拿药送饭。

  1976年3月,他结束了六年的军旅生活。在离开部队那天,贾德利一时感到有些茫然。当他看到指导员送他的印有雷锋头像的日记本时,眼前一亮,欣然在日记本扉页上写下这样一段文字:学雷锋!做农民,成为过硬的拖拉机手;做工人,成为优秀的推土机手;参军,成为一名好战士。一生奋发向上,锐意进取。每做一件事,都有明确的目标,力求做得最好。

  从这以后,他把学雷锋当作终生追求的榜样。

  组建“学雷锋车队”

  贾德利退伍后进厂当了工人,时间不长,工厂倒闭。他在保定市唐县开了一家云母加工厂。可天有不测风云,一场突发的洪水,让他损失惨重,还欠了一大笔债务。1997年,他从唐县返回石家庄跑出租车,一干就是十几年。

  在2003年非典疫情肆虐时期,医务人员表现出的大无畏精神,让贾德利倍受感动,他就想:国家和群众有难了,自己虽然帮不了什么大忙,但也应为社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为表达对医务工作者的敬意,他毅然向石家庄全市的出租车司机发出了为一线医务人员子女进行“爱心送考”的倡议,当即就得到了25名出租车司机的响应。同时,在河北交通电台、河北工人报、燕赵晚报等媒体的大力帮助下,第一次“爱心送考”活动就免费接送医务人员子女160多人次。这一活动的成功举办,在全社会赢得了极高的评价。

  2004年3月,贾德利自驾车来到辽宁省抚顺市参加了“情缘雷锋城”主题纪念活动,参观了雷锋纪念馆,瞻仰了雷锋墓。雷锋战友乔安山代表抚顺“雷锋车队”向贾德利赠送“雷锋与我同行”牌匾,并在他胸前别上了雷锋像章。返回石家庄后,在省市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4月28日,由7辆出租车、13名的哥组成的“学雷锋车队”正式成立,贾德利任队长。

  “乔安山为我别像章的那一刻,我真是万分激动,没想到自己离雷锋竟是那么近!”贾德利回忆说。

  爱心传递 冲在一线

  贾德利早年曾在保定市唐县开厂做生意时就收留了4名流浪孤儿,为他们提供衣食住行,供他们上学。如果那时是出于同情心,那么成立“学雷锋车队”,贾德利的“学雷锋”就成了一种社会爱心传递。

  “学雷锋车队”传播雷锋精神。“我就是省会、我就是河北、我就是文明使者”,一时成为石家庄市出租车行业的宣传标语。随后他组织的“学雷锋车队”不断壮大,由最初的7辆车发展到30多辆出租车。

  每年在高考、助残日、教师节、建军节、重阳节等节日为相关人员提供志愿服务。在他当队长期间,车队为800多位孤寡老人和残疾朋友提供志愿服务,行程达9万多公里,服务超9000多小时,捐款、捐物近10万元。

  在重大自然灾害面前,勇于为社会担当少不了贾德利的身影。2003年抗击非典、东南亚发生海啸、抚顺“雷锋城”遭遇“麦莎”强台风洪灾、2010年的青海玉树地震等,他都带头捐款。

  2008年他先后两次赴四川汶川地震灾区参与救灾。地震发生后,贾德利自费准备了价值6000余元的食品和矿泉水以及救灾工具,于5月14日深夜驾车从石家庄奔赴灾区。到达重灾区青川县后,他将车上物资分发给受灾群众,随后立即投入了紧张的救人和灭菌消毒工作。其间,他还多次用自己的车帮助运送伤员及物资。

  5月18日,在得知青川县茅坝乡灾情危急、群众断水断粮后,贾德利立即与爱心人士通过互联网筹集了1万袋方便面、1万包饼干、2吨大米,并于19日下午送到了茅坝乡老乡的手中。之后,贾德利的手机成了支援灾区的一个热线,总价值123.8万元的物资通过他的协调安排被运送到了青川县凉水镇、大院乡等地。6月4日回到石家庄,6月6日、7日接送完当年参加高考的考生后,他又于6月9日二赴灾区,将8名灾区学生带到石家庄继续学业。

  2010年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发生后,他率领车队队员组成8人文明使者救援突击队,远赴舟曲救灾。

  2012年7月21日,河北涞源发生洪水灾害,作为石家庄市长安区民兵应急连连长的贾德利带领10名队员赶赴灾区参与紧急救援。

  2013年四川雅安发生地震,贾德利又出现在救援现场。

  2021年2月石家庄藁城小果庄疫情期间,养老院实行严格封闭管理,当时防疫物品极度紧张,贾德利主动联系银龙二社区居委会,为社区党员志愿服务队捐助200个口罩,并免费提供盒饭,为居委会提供隔离护栏,帮助小区实行封闭管理;

  2021年7月,河南新乡遭受百年不遇的水灾,卫辉市内涝严重,担任石家庄市养老协会党支部书记的贾德利以个人名义向卫辉市民康养老院捐款1000元。在贾德利的带动下,大伙纷纷解囊相助,石家庄市养老协会将2000元捐款捐赠给了新乡市养老协会。

  贾德利的事迹相继被各级媒体报道,成为石家庄家喻户晓的人物。他本人也先后被评为“感动省城十大人物”“北京奥运会石家庄段火炬手”“全国见义勇为好司机”“石家庄市优秀政协委员”;被河北省委组织部授予“抗震救灾优秀共产党员”;被团中央授予“中国志愿服务金奖”,2009、2013年两次荣获中华全国总工会“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角色转变 恒心不变

  2010年,随着“人生港湾”——贾德利养老院的揭牌,贾德利的哥身份也有了新的变化。他的新身份是养老院院长。从的哥到院长,身份变了,但作为雷锋精神的传承者,这一点始终没变。在他办公室内最明显的是高高挂在墙上的雷锋照片。

  为了经营好养老院,贾德利当初卖掉了自家住房,投入了100多万元,吃住都在院里。他还通过全国成人自考取得了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毕业文凭。

  贾德利的养老院规模不算大,建筑面积有2000平方米,共有40多个房间。我们走进这栋卫生安静的三层小楼,发现这里“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不但安装了医用电梯,还建有多功能厅、阅览室、餐厅、浴室等一应俱全。房间有独立卫生间、电视、空调、呼叫设备等。

  在日常管理中,贾德利总结出自己独特的管理方法:即看、闻、听、说。看,就是看卫生是否达标。闻,就是闻老人房间是否有异味。听,听老人亲属反馈服务意见。说,让老人说出内心需求。

  这几年,随着入住率的提高,贾德利把精力转向员工培训、内部管理、服务拓展等方面。

  他要求所有员工必须经过考核持证上岗,量化管理。每个员工要对服务对象的生活习性、健康状况掌握清楚,一旦遇有突发意外能够从容应对。

  有一次,一位74岁的老人在吃饭发生噎食窒息,老人身体后仰,面颊发紫,目光恐惧,身体抽搐。巡视员发现后,第一时间发出求救信号,值班人员火速奔赴三楼,拨打了120急救电话,并通知了家属,应急预案抢救小组立即实施现场抢救,几分钟过后,老人从口中喷出了一块核桃大的馒头,症状立刻缓解,挽救了一条生命,120急救医生赶到时,为老人进行了常规检查,老人安然无恙。

  作为石家庄市十一届、十二届的政协委员,贾德利曾在两会期间多次提交了“涉老”提案,其中,《关于推进我市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建议》,获石家庄市优秀提案。目前石家庄市政府新建了300多个标准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极大地方便了社区居民的居家养老。

  多年来,源于对养老行业的热爱,凭着一股“钉子”精神,贾德利硬是把自己从一个门外汉逼成了行家里手。2017年,他组建石家庄市春晖养老评估服务中心,成为人社部职业技能鉴定养老护理考评员,被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民政部培训中心)聘为客座副教授。多次组织和参与河北省、石家庄市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大赛,2019年担任中国技能大赛全国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大赛现场副裁判长。

  近年来,他身兼多个头衔,担任河北省卫健委医养结合优质服务单位验收专家组成员、河北省中医药健康养老基地评审专家、石家庄市第二届慈善总会副秘书长、石家庄市养老协会党支部书记。

  最近几个月,贾德利又有了新的打算,他谋划在养老院里建一个雷锋展室,把养老院建成一所雷锋式养老院,将传播雷锋精神与培育爱老敬老的新风尚结合起来,倡导人们尊老、养老、爱老、助老,弘扬中华民族孝道文化,在全社会营造温馨和谐、健康文明的氛围。

  “学习雷锋是我毕生的追求,弘扬雷锋精神就是我终生的事业。”贾德利指着胸前的雷锋像章说。这位年过花甲、矢志不渝学雷锋的老兵让我们肃然起敬,衷心祝愿他心想事成!

关键词:退役军人,标兵 责任编辑:雷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