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专题库

刘少伟:科技创新,他是高速路上的“魔法师”

2018-12-20 10:35:29 作者:刘潇 来源: 长城网

  河北省高管局供图

       工作20年,先后出版学术专著2部,开展公路技术创新项目36项,荣获国家专利20项,给国家带来9000多万元的经济效益……他就是石安管理处邯长工区主任刘少伟。入职20年来,刘少伟先后获得河北省直职工经济技术创新先进个人、河北省能工巧匠、河北省“金牌工人”、河北省高管局“十大创新能手”等多项荣誉。12月9日下午,由河北省总工会、省委宣传部主办的“技艺非凡·匠心筑梦-2018河北大工匠年度人物发布会”召开,刘少伟再次上榜“2018河北大工匠”,成为全省交通运输系统唯一获此殊荣的职工。

  河北省高管局供图

  瞄准痛点解难题

  在石安高速改扩建前,多座百米长的大桥在半幅通车状态下,桥梁桥面混凝土铺装层浇筑就处于振动状态,采用商品混凝土施工的桥面混凝土铺装层极易产生裂缝难题。“创新,就要以问题为突破点!”时任邢台工区副主任刘少伟说。经过对以往数百处桥面混凝土产生裂缝的现场进行调查研究,并查阅了大量施工时的历史资料进行分析,李少伟最终创新采取了临时支护减轻车辆的振动和对商品混凝土塌落度的严格控制两项措施,有效避免了桥面裂缝和平整度差现象的产生。

  在石安高速公路的修建过程中,部分路段石灰土底基层和路基受雨水浸泡,经常变成泥浆从路面裂缝处涌出。对于这类问题,以往都是采取“开膛破肚”式维修,不但时间长,费用高,而且治标不治本。刘少伟经过潜心研究,最终使得打孔注浆的新工艺新方法试验成功。高强度的浆液注入,使得该路段16条横缝和21条纵缝得到彻底处理,节省路面维修费用1000多万元!

  风雨20载,刘少伟坚持走创新之路,俨然成为了一名魔法师,变废为宝,助推石安养护事业更好发展。近年来,他研究的“桥梁便携观测仪”,解决了山区桥梁养护检查中,桥检人员不敢站在桥检车转动悬臂上去检测桥梁底板的问题;他对日本进口水泥、路邦冷补料等11种路面修补材料分析比较,掌握了一套在不同季节温度下快速修复混凝土坑槽的新技术;他考虑到摆放和回收路锥效率低、危险性大,再次研制出了结构简单、操作灵活的路锥收放器……

  革新工艺提效益

  高速公里绵延千里,刘少伟却始终把变革的目光放在脚下的每一步。从路面垃圾清理到人工养护作业,每个细小的角落都有他创新的印记。今年10月份,刘少伟牵头的创新项目路面垃圾清理机投入使用,工作效率提高了85%,养护成本降低84.8%,按照石安管理处330公里的管辖路段计算,每年可节省养护费用670余万元;他研制的快速清理桥梁伸缩缝胶条工具,缩小成本,效率比原来提高了10倍;注胶加钢板处理桥梁单板受力新工艺,推广应用全省高速公路可节省上千万元……近期,他的伸缩折叠拓宽推雪铲再次实验成功,工作效率提高了55%,石安管理处330km的养护里程每年可节省除雪机械费用66万多元,节省机械购置费1170多万元。

  工艺的革新换来的是可观的经济效益,刘少伟拿自己改造的“扫路车”给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以60公里的高速公路为例,每年对中央砼护栏根部除草10次,每次至少5人1辆车除草作业10天,费用9000元;技术革新后的扫路车,每次2天即可完成,全年测算费用6000元,节省成本高达93%。”

  在石安管理处一以贯之的“降本增效”理念引领下,刘少伟以具体实用为原则,不断搞创新、优工艺。近期,刘少伟再次着手护栏板更换安装整套机具项目,实现了护栏板更换安装半机械化作业,每年可节省养护资金158万余元。

  搭建平台带队伍

  创新源于意识,创新源于热衷。为进一步提升团队创新水平,推动公路养护事业持续向好发展,2012年在石安管理处大力扶持下,“刘少伟创新工作室”成立,并成功通过国家行政管理总局商标注册,成员也由起步时的6人增加到现在的35人。

  在工作室的日常工作中,李少伟鼓励成员不唯职务、学历、年龄论,平等参与、自由讨论,给大家搭建了一个充分施展才华的平台。仅去年一年,“刘少伟创新工作室”就完成了7项科技创新,推广应用石安高速后,预计将产生上千万元的经济效益。为进一步激发人员创新活力,助推高速养护事业科学发展,刘少伟还努力发挥工作室辐射带动效应,以一个人带动一批人,以一批人带动一群人,影响更多的职工投身到创新工作中去。

  作为创新团队领头羊,刘少伟说:“我有信心,也有决心,率领团队在河北高速这片炙热的土地上展现出更加灿烂的工匠风采。”

关键词:交通,科技创新,高速,河北大工匠责任编辑:郭晓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