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新闻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梁淑平:指尖银针绣慧心

2019-07-17 08:44:28 作者:张宇昊 曹铮 来源: 河北新闻网
分享: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定兴京绣传承人梁淑平:指尖银针绣慧心

  又是一个平常的夏夜,在定兴县城的京绣研究院内,梁淑平手里的银针上下翻飞,一根根丝线回环往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定兴京绣传承人梁淑平把每天都安排得满满当当,直到深夜。即便这样,她每周都要赶到定兴县贤寓镇的小学,免费给孩子们上京绣兴趣课,让更多孩子了解京绣这一“针尖上的国粹”。

  青丝成雪,一绣便是半生。

  梁淑平在工作中。梁淑平供图

  梁淑平出生于保定市定兴县贤寓镇。“很小的时候就特别喜欢京绣,不仅是喜欢那些美丽的图案,也喜欢看细小的绣花针在明晃晃的绸缎里外上下翻飞,好像有什么神奇的魔力。”至今回忆起来,梁淑平还惊叹可能是骨子里面带来的京绣基因。

  京绣又称宫绣,是一门古老的汉族传统刺绣工艺,起源于辽代宫廷,明清时期开始大为兴盛,多用于宫廷装饰、服饰,用料讲究、技术精湛、格调风雅,备受皇家重视,在融合全国各地多种绣法之后,终成独树一帜的清宫刺绣。梁淑平的太爷爷梁枝曾在皇宫中为皇上绣龙袍、为官员们绣补子,定兴京绣便源自梁淑平的太爷爷,一代代传到梁淑平这里。

  “京绣不是件简单的事”,一个巴掌大的花朵也需要绣上万针,密密麻麻的针脚,一层一层的丝线铺排开来,时间久了,梁淑平的手扎出小洞,疼得几近麻木。然而这并没有打消那份融在血液里的热爱,很快她便掌握了打板、打草图、画图、扎眼等十几个工序,渐渐地也能单独出作品、带徒弟了。那年,梁淑平才15岁。

  京绣在定兴当地既是一门传统手艺,又是农村地区的主要收入来源。为帮助父母撑起家,梁淑平经常骑着自行车挨村挨户发刺绣活儿,以便从中挣一点儿加工费。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她便独自创业,开始了京绣加工业务,从手工作坊起步。

  梁家的京绣远近闻名,但由于京绣成本太高,很难为当时的人所接受,梁淑平也有过难过的时候。1984年,半年多都没有收入,没有钱,她就贷款给工人发工资。

  “干事难,女人干事更难。在创业路上,我受过骗,吃过亏,着过急,发过烧。资金周转困难,不能按时交货,培养的人留不住,一系列难题都经历了。唯一庆幸的是,在困难面前我没有低头,没有退缩。”如今,梁淑平带着笑回忆,但我们不难想象,她一路走来都经历了怎样的艰辛。

  在艰难中坚守,到了上世纪90年代,梁淑平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同时,不断加大研发力度,刺绣产品从传统题材的龙袍、朝袍、凤袍、吉祥题材绣片等,延伸到壁挂、靠垫、箱包等现代高档家居饰品。她还将京绣元素融入旗袍、礼服、披肩等时装上……新市场逐渐打开,梁淑平在北京有了自己的门市。

  在40多年的艺术探索中,京绣传统工艺得到国内外广泛认可。最让她骄傲的是,2000年为故宫坤宁宫仿制的刺绣艺术品,以及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颁奖礼仪小姐的礼服刺绣图案都出自她的手。

  如今,梁淑平的京绣越来越有名气,接到的订单也越来越多。可她并未停下脚步,时刻想的是京绣的后续发展。她的儿女们现在都从事京绣行业,希望把这门手艺传承下去。同时,她在2010年创办了龙凤刺绣厂,2012年成立了定兴县燕都刺绣工艺品制造有限公司,累计培训绣娘1550多人,其中获得保定市工艺美术大师称号6人,技术骨干100多人。(见习记者张宇昊记者曹铮)

关键词:非遗,传承人,梁淑平,京绣责任编辑:杨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