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术产业对加快沧州创新驱动经济强市的建设至关重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对于优化我市工业产业结构、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增强经济核心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18年上半年,受经济发展形势和环保政策影响,全市高新产业技术持续走低,增速低迷,8月份在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的带动下,专用设备制造业领域开始发力,高新技术产业先抑后扬,增速持续上升,截至12月,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同比增长13.0%,高于规上工业增速8.9个百分点对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贡献率为38.6%,拉动规上工业增速1.6个百分点。沧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良好,以转型升级为动力,有效促进了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高新技术产业基本情况
1、高新技术产业增速先抑后扬
2018年以来,沧州市高新产业增速持续低迷,前7月高新增速一直为负数,随着工业经济发展向好,尤其在北京现代汽车第四工厂的拉动下,8月份全市高新产业增速转降为增,增速实现3.3%,9月份及以后高新产业增速逐月递增,截至12月,沧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增速13.0%,比规上工业增速高8.9个百分点,沧州市高新产业增速由全省末位上升到八位。
2、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占高新的72.1%
沧州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其中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生物医药、新能源、电子信息等高新行业在市委“465”规划中的6大新动能和5大新引擎中起到了强有力的支撑作用,在相关领域形成了具有一定竞争力的优势产业,涌现了一批龙头企业。
在高新技术产业七大领域中,高端装备制造领域是目前产业集聚度最高、行业竞争力较强的领域,2018年的增加值占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72.1%,实现增速23.3%,增速在七大领域里最高,拉动高新增长15.1个百分点;规模最小的是环保产业领域,占0.71%,同比增长12.6%;增速最低的是电子信息领域,其增加值占整个高新产业的10%,同比下降18.04%;另外,生物领域,增加值占高新产业的4.59%,同比下降15.84%;新材料领域,增加值占高新产业的9.27%,同比增加8.93%;新能源领域,增加值占高新产业的3.3%,同比增加6.2%;
3、高新技术企业个数多、规模小
截至2018年年底,沧州市纳入高新技术产业目录统计范围的高新技术企业有667家,占全省个数的20.5%。总产值在10亿元以上的有3家,1亿元—10亿元的企业有129家,5000万元—1亿元的企业111家,5000万元以下的企业381家,停产企业43家,呈现规模大的少,规模小的多的分布格局。
从行业分布看,沧州市高新技术产业涵盖高新产业技术192个目录中的97个行业。主要分布于高端技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领域。其中高端技术装备制造领域363家,占全市的54.4%;电子信息领域134家,占20.0%;新材料领域120家,占18.0%,这三个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达617家,占全市的92.5%,其他领域合计仅50家。
4、县(市、区)发展差异较大
随着北京现代汽车带动的汽车及零部件制造整体行业发展,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体量大、增速高,2018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的30.4%,增速71.9%,对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速贡献率超过高达110%,拉动增速14.3个百分点,剔除北京现代汽车的影响,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呈负增长。
在全市19个县(市、区)中,有6个县(市、区)高新技术产业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除开发区以外,渤海新区增速39.6%、新华区增速27.2%、黄骅市增速20.9%、盐山县增速16.4%,青县增速13.2%,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有7个县(市、区)高新技术产业增速为负数,增速由低到高依次为:献县-59.1%、肃宁-45.1%、运河区-32.0%、沧县-25.6%、泊头-18.4%、任丘-3.9%、吴桥-2.9%。任丘、泊头、沧县、献县是老牌工业强县,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落后制约了当地工业经济增长。
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虽然沧州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与先进省市和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产业发展总量规模依然偏小,创新研发不足,部分高新领域仍有空白。
1、高新技术产业过分依赖汽车行业,其他产业有待加强。
我市高新技术产业领域集中,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业、环境保护专用设备制造业、化学试剂制剂制造业、模具制造、石油钻采专用设备制造业等传统行业占全市高新产业的近5成,但是由于传统行业受经济大环境影响较大,发展潜力后劲不足,导致整个高新产业活力略显不足。汽车整车和汽车零部件制造业对全市的高新技术产业贡献率高达128.9%,如果剔除这两个行业,全市的高新技术产业增速会成为-3.8%。高新技术产业过分依赖汽车行业存在发展不稳定的风险。
根据《河北省高新技术产业目录》对高新行业的分类,规模以上工业中可以划分为高新产业的共有192个行业,但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只涉及了97个行业,其余101个行业仍是空白。其中例如航空航天、光学仪器制造、核力发电、信息化学品制造、医疗诊断护理设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在我市高新技术产业仍是空白。
2、高新产业占规上工业比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高新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体现的是一个地区的工业结构,反映了经济发展的活力和潜力。2018年沧州市高新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为15%,比去年同期降低了4.6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水平低?个百分点。占比越低,说明工业的行业构成越低端,高新技术产业对工业转型升级的带动和引领作用越弱。
19个县(市、区)中高新产业增速比工业增速高的有10个,其余9个县(市、区)的高新产业发展状况还不如工业整体水平良好,高新产业发展缓慢影响了该地区创新能力水平。
三、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建议
1、点、线、面相结合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结合沧州市实际,明确点、线、面结合的工作思路,有序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培育、发展和提升工作。点上:主要抓发展高新技术企业,省科技厅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在生产、高新企业减免税、科技研发扶持上都有明显的优势,是工业企业的领头兵,应鼓励企业上规模、上水平,积极参加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报工作。线上:大力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创新型企业培育工程,加快发展和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后备库,迅速提升企业数量和实力,对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已经是规模以上企业的继续给予政策支持,不是规模以上企业的,积极培育做大、做强,逐步成为规模以上企业,不断壮大高新产业规模。面上:主要抓行业科技进步。着重在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领域推出科技计划,重点扶持,提升高新产业领域科技研发水平。
2、确定产业发展定位,强化顶层设计,选择重点产业实现战略性突破
抓住京津冀协调发展机遇,尽快扩大高新技术产业规模,提高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发展优质高新产业是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首要任务。加快做大做强汽车零配件及配件制造业、其他专用设备制造业和环境保护专用设备制造业、生物医药业等传统优势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发展电子信息、通用航空等新兴高新产业,努力形成高新产业经济隆起带,通过产业集聚形成规模经济效应。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对于高新产业聚集区内的骨干企业,不但要强化特色,还要充分发挥它们对园区内部中小企业的带动作用,在巩固并发展优势的前提下,向上游产业链延伸。
3、加快新型高新技术人才培育
在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各要素中,人力资本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要创造更为宽松的环境和条件,吸引和启用更多的一流人才,特别是经营管理人才,投身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同时调动企业管理者和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努力推动“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理念,使人才的创造力和潜力得到充分发挥。
4、强化政府引导,加强部门间协调配合
一方面注重政策和资金支持,全面落实市政府制定的一系列支持科技创新、支持高新产业发展的政策,为企业发展提供优质的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政策配套措施,针对目前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采取减税和奖励等措施,开拓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开创既有顶天立地又有铺天盖地的新局面;另一方面加强部门联动,科技、发改、工信、统计和企业等各方密切配合,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畅通支持渠道和优化发展环境,完善信息共享渠道,做好应统尽统工作,促进科技转化为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