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万字,两千首诗歌,娟秀工整的字体……你能把这一切和食堂大爷联系到一起吗?
都说金庸小说中武艺最高强的,不是郭靖、杨过,也不是乔峰、令狐冲,而是隐藏在少林寺无名无姓的扫地僧,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就是藏在河北高校中的一位“扫地僧”——
牛藏粮老人今年75岁。退休前,是国家一级厨师,河北医科大学食堂的“厨神”。
牛藏粮(右一)和外宾灶同事与外籍教师合影
在河北医大,由于厨艺突出,牛藏粮做的菜得到学校外宾和医大教授的交口称赞。招牌菜“松鼠桂鱼”“香酥西法鸡翅根”等菜式色香味俱佳,每次上桌都会引来外宾拍照留念。他本人也由于业绩突出受到市总工会、医大系统多次表扬奖励。
2009年退休后,正逢其母校迁址重修,学校广泛搜集校友们的诗歌创作。在故交旧友的推荐和学校盛情邀约下,牛藏粮成了约稿对象。
按老牛自己的话说,他一辈子干事喜欢“钻到底”,只要认准的事不做成不回头。从认准了要写诗他每日埋首于斗室整理日记,甄选素材,字斟句酌创作诗句。常常是早上五点起床凌晨一两点才入睡。很多段落前脚刚落了笔又推翻重来,如此反复推敲。睡觉时也会琢磨其中的段落章节,连老伴都认为他“着了魔”。
在牛藏粮老人的书房里,五六平方米的小屋摆着一张单人床,三分之一的面积被四五个纸箱和摞得厚厚的稿纸占去。稿纸上都是老人家诗作草稿,纸箱子里装的则是他创作时翻阅的资料。
他写诗歌时用的新华字典也快被翻烂了
翻开《小草春秋》,全部都是整齐漂亮的手写体,牛藏粮老人手写之后再统一复印而成。
《小草春秋》共有39章,45万余字,近两千首诗歌。从抗日战争写起,用一个普通百姓的视角一直写到如今的国家富强、人民安居乐业。为深藏不露的“扫地僧”点赞!(来源中国新闻网、燕赵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