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裕华区人民法院在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上下功夫,聚焦“调”字,主动延伸司法职能,充分发挥基层法院化解矛盾纠纷、参与社会治理的前沿阵地作用,以调解促和谐。2021年1月至10月,法院共诉前调解纠纷4757件,调解成功2476件,成功率52.05%,参与综合治理54次,民事案件万人起诉率由97.32件/万人降至84.38件/万人,诉源治理效果明显。
一、构建调解大格局,“三进”工作全面铺开
一是突出发挥党委、政府领导作用。法院主动向辖区党委、政府汇报工作,党委研究决定将万人起诉率、诉源治理工作纳入综治平台,通过整合社会各界多方力量,有效解决制约工作发展的场所、人员、经费等瓶颈性问题,将该项工作由法院主推上升为党委主抓,形成了“党委领导、综治协调、司法引导、多元共治、法治保障”的共建共治共享大格局。
二是组建一支高素质解纷队伍。在辖区九个街道办事处、一个镇以及属于法院司法管辖的循环化工园区设置11个高标准法官工作站,全面落实调解平台进乡村、进社区、进网格工作要求。优化工作站人员配置,选派业务精湛的员额法官对接指导,保证调解工作的专业性。组织经验丰富的员额法官及资深调解员编写《调解工作指南》,将调解方式技巧、常见文书格式、要素式调解等内容汇编成册,既方便调解员使用,也规范调解行为。制定专门培训计划,邀请大学教授、员额法官、律师、优秀调解员等围绕调解平台的操作、调解文书规范制作、常见纠纷调解技巧等方面对调解员进行专题培训。挑选调解成功的案例汇编成册,以身边案强化调解员业务素养,化解类案。
三是与街道、社区保持紧密联系。坚持做到街道、社区进行重大议事时在场、重大信访化解时在场、解决涉群体性民生问题时在场。通过专业法律指导、依法化解各类信访问题、矛盾纠纷,传播公平公正的行为规则,进而潜移默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针对近期街道、社区高发矛盾,定期组织会商研判,研究应对措施,避免类案产生,从末梢矛盾化解向前端预防延伸。同时加大法治宣传力度,今年以来,工作站的员额法官带领调解员,深入社区、企业、学校等,开展各类主题宣传活动18次,主动参与提升基层社会法治文明程度。
二、创新调解新思路,专业力量协调联动
一是打造集专业性、高效性、多元性为一体的诉调对接中心。在法院诉调对接中心增设裕华区行政争议化解中心,组建27人组成的行政调解专家库,为化解行政纠纷搭建交流沟通平台;与区工商联、区司法局共同签署《关于推进上会人民调解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成立裕华区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为民营企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与裕华区总工会联合设立职工劳动争议诉调对接调解工作室,为劳动者维权提供支持与帮助,促进劳动争议纠纷快速化解;与市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联手,顺畅医疗纠纷的非诉解纷机制;与中小企业合作发展促进中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满足中小企业多元司法需求;引入河北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工程造价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为建设工程合同纠纷的多元化解奠定基础。
二是实现互联网+在调解工作中的深度应用。不断搭建与创新信息化网络,努力实现“现场调解+线上调解+掌上诉讼服务”,将群众纠纷解决在家门口。被省法院确定为河北省一站式多元解纷平台“冀时调”的试点法院,依托该平台在线对接基层解纷力量,实现预警、分流、调解、化解、司法确认、指导督办等全流程在线办理,极大缩减当事人的时间成本、金钱成本。
三、拓展调解多维度,诉与非诉有机衔接
一是秉承“纠纷解决分层递进”观念,积极推进“分流、调解、速裁、快审”改革。在当事人自愿前提下,加强登记立案时的诉讼辅导,在诉讼服务大厅设置导诉员,购置诉讼评估智能设备,提供诉讼服务结果评估等自助服务,引导当事人理性诉讼并优先选择低成本、最适宜的方式解决纠纷。
二是加强司法确认工作,完善司法确认程序。通过调解协议司法确认制度强化人民调解协议的效力,支持人民调解组织和人民调解员依法履行职责。自2021年以来,司法确认案件量同比增长494%,司法确认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三是整合速裁团队,高效案结事了。将特邀调解员纳入速裁团队,采用“调解员-法官助理-员额法官”递进指导调解方式,所有新收案件,均转给调解员先行调解,期限30天,待完成送达、无争议事实确认、证据固定等基础工作及首轮调解后,将调解不成的案件交法官助理组织二次调解,通过梳理焦点,视案情由员额法官决定案件最终解决路径。通过这种方式,今年1月-10月,速裁团队人均办案量917件,办案总量占全院收案总量的42.85%。
纠纷之于社会,如同病恙之于人。裕华区人民法院将不断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推进诉源治理工作,打开基层社会治理新局面,努力提升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满意度。